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58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束带,所述束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束带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挂盒,所述挂盒上转动连接有管卡,所述管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卡夹紧和松开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挂盒滑动范围的限制结构。使用该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防止引流管因患者头部转动而受牵引而拔除或引起其他绝对位移,防止引流管反折、引流管不完全脱管和引流管完全脱管的情况发生。管不完全脱管和引流管完全脱管的情况发生。管不完全脱管和引流管完全脱管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护理常见的头颈部引流管固定方式有两种:
[0003]方式1、利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病人衣服上,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一方面会因引流球重量影响,导致衣服受到明显牵拉,造成病人不适;另一方面也存在引流管反折、引流管不完全脱管、引流管完全脱管等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同时,护理人员倒引流液时须频繁松别针,移动引流管,拿取负压吸引球,操作过程耗时、费力,并易造成针刺伤;
[0004]方式2、用胶布或3m敷料固定,对于较细的引流管,胶布固定牢固方便,但是对于粗的引流管,胶布固定面积大,造成局部牵拉,张力太大,引起固定处皮肤发生水泡或者破溃,影响护理安全与质量。尤其是颈部的ECMO管道,一旦脱落患者有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束带,所述束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束带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挂盒,所述挂盒上转动连接有管卡,所述管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卡夹紧和松开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挂盒滑动范围的限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齐平,使得所述滑槽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豁口,所述底座上在靠近豁口的位置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滑槽形成所述限制结构;所述挂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
[0009]优选的,所述管卡包括第一弧形夹、第二弧形夹和中心轴,所述第一弧形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夹的一端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轴的直径,所述球头位于所述挂盒的内部,所述第一弧形夹和所述第二弧形夹位于所述挂盒的外部,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挂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夹的另一段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弧形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管,所述连接件为V头螺栓,所述V头螺栓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内螺纹管连接。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挂盒上设置一个所述管卡,所述管卡设置于所述挂盒的另一端。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挂盒上设置一个多个所述管卡,多个所述管卡的大小不同;多个
所述管卡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管卡位于所述挂盒的一侧,另一组所述管卡位于所述挂盒的另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均为弹性夹片,所述第一弧形夹和所述第二弧形夹的内侧面为防滑面。
[0013]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形滑槽,所述滑块为T形滑块。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挂盒和管卡形成悬挂件,所述束带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悬挂件。
[0015]优选的,所述束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扣带,所述束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粘扣带配合的第二粘扣带,所述第一粘扣带位于所述束带的一面,所述第二粘扣带位于所述束带的另一面。
[0016]本技术提供的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将束带绕患者头部缠绕后通过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连接,形成套圈固定在头上,将引流管通过管卡固定好即可,使用该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7]1、引流管固定装置中,固定在挂盒上的管卡根据引流管的受力方向进行旋转,防止由于引流管的扭力,造成引流管产生位移,从而有效可防止引流管反折、引流管不完全脱管和引流管完全脱管的情况发生;挂盒能够通过滑块沿底座上的滑槽滑动一定距离,当患者转动头部时能够带动管卡沿滑槽滑动,进而使得引流管受力后跟随头部进行相对滑动,进而防止引流管因患者头部转动而受牵引而拔除或引起其他绝对位移,进一步防止引流管反折、引流管不完全脱管和引流管完全脱管的情况发生。
[0018]2、通过拆卸限位销可将滑块从豁口处取出,方便护理人员移动引流管,并且方便更换管卡;
[0019]3、引流管不用牵拉衣服,造成患者不适;
[0020]4、引流管不需要胶布或辅料固定,不会造成局部牵拉引起皮肤发生水泡或者破溃等,也不会因局部牵拉而引起引流管脱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的挂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底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底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中底座的俯视图;
[0026]图6为管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7为图6中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管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图9为实施例的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附图标记;束带1、第二粘扣带2、底座3、滑槽4、限位销5、挂盒6、滑块6

1、管卡7、第一弧形夹7

1、第二弧形夹7

2、中心轴7

3、第一连接板7

4、第二连接板7

5、第一通孔7

6、第二通孔7

7、内螺纹管7

8、球头7

9、V头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参见图1

图5,包括束带1,束带一般可弹力棉制作,所述束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扣带,所述束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粘扣带配合的第二粘扣带2,所述第一粘扣带位于所述束带的一面,所述第二粘扣带位于所述束带的另一面;所述束带上设置有底座3,底座一般可使用聚丙烯或PVC制作,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挂盒6,其中,挂盒为挂在底坐上的盒子,盒子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两侧敞开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挂盒上转动连接有管卡7,使得管卡在受力时能旋转,所述管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卡夹紧和松开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的一端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束带(1),所述束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束带上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挂盒(6),所述挂盒上转动连接有管卡(7),所述管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卡夹紧和松开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挂盒滑动范围的限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的一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齐平,使得所述滑槽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豁口,所述底座上在靠近豁口的位置设置有销孔(9),所述销孔上设置有限位销(5),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滑槽形成所述限制结构;所述挂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6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包括第一弧形夹(7

1)、第二弧形夹(7

2)和中心轴(7

3),所述第一弧形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夹的一端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7

9),所述球头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轴的直径,所述球头位于所述挂盒的内部,所述第一弧形夹和所述第二弧形夹位于所述挂盒的外部,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挂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夹的另一段设置有第一连接板(7

4),所述第二弧形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玥鲁静王伟朱孟菊曾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