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行设备,具体为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
技术介绍
1、在传统手术期处理中,外科手术术后病人一般长时间躺卧在床,长期卧床导致术后恢复延迟,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康复治疗。
2、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安全助行器,涉及助行器
,该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安全助行器,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座板,支撑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座板的一侧活动连接,座板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通过挡板能够对便于患者的背部进行依靠,增加助行器的舒适度,座板能够便于患者在活动疲劳以后进行休息,固定架能够使座板移动,便于座板进行折叠,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的配合能够对座板进行固定,避免座板自动滑落。
3、上述专利便于患者在活动疲劳以后进行休息,固定架能够使座板移动,便于座板进行折叠,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的配合能够对座板进行固定,避免座板自动滑落,但是在患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高度,由于不同患者的身高不同,进而固定高度的助行设备无法适配身高不同的患者,不便于患者的使用,影响了不同患者的使用体验,为此提出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具备适配性好的优点,解决了在患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包括第一u形扶手架,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的下表面固定有万向轮,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上表面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定位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u形扶手架,所述第二u形扶手架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握把,左侧所述定位套的内底壁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设有顶升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左侧所述定位套内底壁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右侧固定有移动板,右侧所述定位套的左侧固定有导轨,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承重杆,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4、进一步,两个所述握把对称分布于第二u形扶手架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滑套。
5、进一步,所述承重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第二u形扶手架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调节丝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左侧所述定位套的内顶壁转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内部。
7、进一步,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定位板上表面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顶升板。
8、进一步,所述活动板远离螺纹筒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定位框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9、进一步,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定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杆贯穿的活动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在该患者术后助行设备中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调节丝杆、螺母套、移动板、导轨、承重杆和蓄电池,实现了对第二u形扶手架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调节该助行设备高度的目的,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节该助行设备的高度,解决了在患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高度,由于不同患者的身高不同,进而固定高度的助行设备无法适配身高不同的患者,不便于患者的使用,影响了不同患者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12、2、该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在该患者术后助行设备中设置了顶升机构,经顶升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定位框、第二电机、螺纹杆、螺纹筒、活动板、连接杆和顶升板,使该助行设备能够随时停止和移动,便于患者对该助行设备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包括第一U形扶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下表面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套(3),所述定位套(3)的上表面固定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远离定位套(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U形扶手架(5),所述第二U形扶手架(5)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握把(6),左侧所述定位套(3)的内底壁设有调节机构(7),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的上表面设有顶升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握把(6)对称分布于第二U形扶手架(5)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握把(6)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706)远离移动板(704)的一端与第二U形扶手架(5)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调节丝杆(702)远离第一电机(7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左侧所述定位套(3)的内顶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9)包括固定在定位板(8)上表面的定位框(901),所述定位框(90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902),所述第二电机(902)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螺纹杆(903),所述螺纹杆(9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904),所述螺纹筒(90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活动板(905),所述活动板(905)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杆(906),所述连接杆(906)的底端固定有顶升板(9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05)远离螺纹筒(904)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定位框(90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03)远离第二电机(90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定位板(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杆(906)贯穿的活动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包括第一u形扶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下表面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套(3),所述定位套(3)的上表面固定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远离定位套(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u形扶手架(5),所述第二u形扶手架(5)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握把(6),左侧所述定位套(3)的内底壁设有调节机构(7),所述第一u形扶手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的上表面设有顶升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握把(6)对称分布于第二u形扶手架(5)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握把(6)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706)远离移动板(704)的一端与第二u形扶手架(5)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调节丝杆(702)远离第一电机(7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左侧所述定位套(3)的内顶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艳,张蓉,尹自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