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3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液氧容器、臭氧发生器、臭氧处理器、UV处理器、换热器、换热装置和补给水容器;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与液氧容器连接,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补给水容器的出水口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水套、换热器连接,所述冷却水套、换热器与换热装置的换热通道连接,换热通道与补给水容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臭氧处理器连接,所述臭氧处理器设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通过换热器与UV处理器连接,所述UV处理器的出水口与换热装置的换热通道连接,换热后排出废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换热省去了汽化器,避免了废水温度高造成的影响,实现能源的回用。实现能源的回用。实现能源的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处理一般会采用臭氧进行消毒除菌、分解污染物等。从臭氧发生器产出的臭氧进入接触池、反应塔等设施,在污水中充分接触污染物,对其进行氧化分解。臭氧的投加方式一般为:水射器辐流曝气或者曝气盘曝气,曝气系统主要包含臭氧投加、接触池及尾气处理装置等。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曝气,臭氧气泡破裂的那一刻皆产生很大的热量,但产生热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而臭氧本身的分解同样产生大量热量,使处理的废水温度升高,不利于后续的反应,降低处理效果。
[0003]紫外照射法制备臭氧技术于1904 年,Sauska等专利技术了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在容器和紫外线灯之间产生含氧气流。紫外线灯波长的一部分用于产生臭氧,而紫外线灯波长的另一部分用于杀死微生物或消毒液体。产生的臭氧可在液体中释放,进一步净化液体和除臭。然而UV反应器内的紫外灯在使用时会因为热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废水水体,使废水的水温上升,导致后续的处理效率有所降低并且影响收纳水体。
[0004]上述两种处理废水的反应器都会使废水的温度升高,从而让废水附带了多余的热量,然而这部分热量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对后续处理造成影响,而且废水的热量如果能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避免热量的浪费,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充分利用的热量,解决了废水的水温上升导致后续的处理效率有所降低并且影响收纳水体的问题。
[0006]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液氧容器、臭氧发生器、臭氧处理器、UV处理器、换热器、换热装置和补给水容器;
[0008]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空间、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空间包括冷源气体入口和冷源气体出口;所述冷源气体入口与液氧容器连接,所述冷源气体出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
[0009]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风冷装置或水冷装置,所述补给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水冷装置的入口、换热器的冷却水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冷装置的出口、换热器的冷却水通道的出口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补给水容器的进水口连接;
[0010]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臭氧处理器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臭氧处理器设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换热器的废水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废水出口与UV处理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UV处理器的出水口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通过换热空间
换热后,通过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排出废水。
[0011]进一步的,臭氧反应器出水流入的换热器的废水入口和UV处理器出水流入的换热器的废水入口位于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是稍微纯净的水,这样避免了废水和稍微干净的水混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为冷却水套或冷却水箱。
[0013]采用此技术方案,根据能源循环利用的需求,液氧沸点极低,为零下183度,液氧在换热装置中汽化的过程中通过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转化成气态的氧气,通入到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入到臭氧处理器中,在曝气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热量,尤其是气泡在破裂的过程以及臭氧本身的分解,废水温度的上升既不利于臭氧和有机物的反应,也会影响到下一步的UV处理器的降解效果,所以将臭氧反应器的出水经过换热器将余热传递给换热装置,进行液氧的汽化过程。UV处理器的紫外灯在照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热量,且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紫外灯功率的大小,紫外灯的数量等(例:夏季6

12支灯管,废水的热量达到40

60
°
C)。当臭氧和紫外灯联用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废水中含有更多的热量。所以经过UV处理器降解完的废水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换热装置,参与液氧的汽化过程的换热。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空间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空间、第二换热空间,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位于第一换热空间的外侧,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位于第二换热空间的外侧。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源气体入口设于第二换热空间,所述冷源气体出口设于第一换热空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冷源气体入口、冷源气体出口位于换热装置的两端。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处理器内设有射流曝气机构或曝气盘,所述射流曝气机构或曝气盘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通。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氧容器的出口设有温度计。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氧容器的出口设有减压阀。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装置为位于臭氧发生器的一侧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朝着换热装置,将臭氧发生器的热量吹向换热装置,进行换热。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给水容器设有补给水进口,用于与水源连接进行补给。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给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管与水冷装置的入口、换热器的冷却水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增压泵。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发生器、臭氧处理器、UV处理器均设有温度计。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采用水浴夹套或换热管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为螺旋形换热管道。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于紫外臭氧联用装置以及臭氧处理器中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热量,经过臭氧处理器产生废水的热量,经过紫外处理器
产生废水的热量换热到液氧罐吸热端,不仅减少了占地,省去了汽化器,提高了臭氧的产量,实现了污水的热交换,同时还防止处理后的废水的温度升高,避免影响后续的处理效率有所降低并且影响收纳水体;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包括:
[0029]1‑
补给水箱,2.

冷却水管,3

臭氧发生器,4

臭氧处理器,5

水浴夹套,6

UV处理器,7

换热装置,8

液氧罐,9

温度计,10

增压泵,11

鼓风机,12

冷却水套,13

第一换热空间,14

第二换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氧容器、臭氧发生器、臭氧处理器、UV处理器、换热器、换热装置和补给水容器;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空间、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空间包括冷源气体入口和冷源气体出口;所述冷源气体入口与液氧容器连接,所述冷源气体出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风冷装置或水冷装置,所述补给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水冷装置的入口、换热器的冷却水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冷装置的出口、换热器的冷却水通道的出口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补给水容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臭氧处理器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臭氧处理器设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换热器的废水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废水出口与UV处理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UV处理器的出水口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连接,通过换热空间换热后,通过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排出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3/UV利用余热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空间、第二换热空间,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旭韩京龙王爱杰安烨辰刘舒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