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27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和电缆卷绕筒,机架包括卷绕框和存储框,卷绕框和存储框均为方形空心框架,卷绕框和存储框通过两个连接纵杆和一个连接垂杆连接,卷绕框包括第一支撑横杆,存储框包括第二高支撑横杆和第二低支撑横杆;电缆卷绕筒包括限位侧板和旋转圆筒,限位侧板固定安装于旋转圆筒的两侧,电缆卷绕筒的轴线与连接垂杆平行,旋转圆筒的轴心为空心结构;机架还包括交换轨道和伸缩杆,交换轨道所在平面、第一支撑横杆和连接纵杆所在平面、限位侧板所在平面均平行,交换轨道设置于连接纵杆与限位侧板之间,伸缩杆可伸缩穿过旋转圆筒轴的轴心,伸缩杆可带动电缆卷绕筒沿交换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性强的优点。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
,具体是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电商业发展十分迅速,因此电缆使用、运输频率增长迅速。而随着社会发展,要求故障停电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旁路带电作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旁路电缆的搬运及布置是带电作业重要组成之一,现有旁路电缆通常采用人工搬运和布缆。班组常用旁路电缆为20米、30米、40米或者50米,不仅长度长,而且重量重,需要四人以上共同搬运,且要求这四人协调性高,否则容易出现意外导致砸伤搬运人员;而在布缆时,由于旁路电缆价格昂贵、作业现场要求旁路电缆绝缘性能高,因此电缆不得在地面拖拽,这就要求需要多人共同协助布缆,经实践经验要求3米1人协助布缆,布置一条20米长的旁路电缆至少需要六人共同完成。由此可见,采用人工搬运和布缆的过程将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故障快速保供电的紧急响应。
[0003]为解决现有电缆适用性差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用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和电缆卷绕筒,所述机架包括卷绕框和存储框,所述卷绕框和所述存储框均为方形空心框架,所述卷绕框和所述存储框通过两个连接纵杆和一个连接垂杆连接,所述卷绕框包括第一支撑横杆,所述存储框包括第二高支撑横杆和第二低支撑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杆、所述第二高支撑横以及第二低支撑横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二高支撑横杆与所述第二低支撑横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横杆、所述连接纵杆、所述连接垂杆两两垂直设置;所述电缆卷绕筒包括限位侧板和旋转圆筒,所述限位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圆筒的两侧,且所述限位侧板侧面积大于所述旋转圆筒侧面积,所述电缆卷绕筒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垂杆平行,所述旋转圆筒的轴心为空心结构,所述电缆卷绕筒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电缆卷绕筒的轴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中点、所述第二高支撑横杆中点以及所述第二低支撑横杆中点;所述机架还包括交换轨道和伸缩杆,所述交换轨道所在平面、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和所述连接纵杆所在平面、所述限位侧板所在平面均平行,所述交换轨道设置于所述连接纵杆与所述限位侧板之间,所述伸缩杆可伸缩穿过所述旋转圆筒轴的轴心,所述伸缩杆可带动所述电缆卷绕筒沿所述交换轨道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海东周黎君肖玉宝刘经洋蒋月军罗兴杨鑫赵宇虹潘京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