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曼专利>正文

过滤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2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8
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介质环、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到过滤介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到过滤介质的第二端并包括(i)具有第一开口的径向延伸部件,和(ii)具有台阶凸缘且限定第一内直径的第一轴向延伸部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由第二端盖支撑并包括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限定出比所述第一内直径小的第二内直径。所述第二密封件由第二端盖支撑并包括第三开口,该第三开口限定出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内直径大的第三内直径。所述台阶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过滤器元件


[0001]本公开通常涉及一种过滤器元件,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立管起动特征的过滤器元件。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涉及本公开的背景信息,且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过滤流体如油或燃料的各种过滤器元件是已知的,例如,流体流过流路并进入下面的系统,例如发动机系统。这类过滤器元件包括当流体流过过程介质时将杂质从流体中去除的过滤介质。
[0004]在大多数应用中,过滤器元件或与过滤器元件相关的过滤介质必须定期从壳体或更大的组件中移除并被替换以防止在流体流路中生成不可接受的高流体阻力。当更换过滤器元件或过滤介质时,常常希望确保流体不会流入或流过下面的系统,直到过滤器被完全地重新组装进壳体或更大的组件中。例如,已知的过滤器元件经常包括与过滤器立管上的多个键槽啮合的多个开关以便当将过滤器元件重新组装到壳体时起动过滤器立管并允许流体流入或流过下面的系统。当已知的过滤器元件已经证明对其预期目的是可接受的时,在相应技术中仍然存在对改进的不断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述,并且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组件,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介质环、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过滤介质环限定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盖连接到第一端,第二端盖连接到第二端。第二端盖包括径向延伸部分和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径向延伸部分具有第一开口,并且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具有限定第一内直径的台阶凸缘。第一密封件由第二端盖支撑。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限定的第二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内直径。所述第二密封件由所述第二端盖支撑,并且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限定出的第三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内直径和所述第二内直径。台阶凸缘设置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
[0007]本公开的该方面的实现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内直径配置成当与立管接合时而扩大。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台阶凸缘可包括台阶表面,该台阶表面实质上垂直于第一轴向延伸部分的内表面。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开口内。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和与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反向的第二径向延伸表面。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可以平行于第二径向延伸表面。第一径向延伸
表面也可面向离开台阶凸缘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径向延伸表面限定第三内直径。第三内直径可配置成在弯曲第二径向延伸表面时扩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盖包括与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反向延伸的第二轴向延伸部分。第二轴向延伸部分可实质上垂直于径向延伸部分。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组件,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介质环、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过滤介质环限定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盖连接到第一端。第二端盖连接到第二端。第二端盖包括第一密封件和台阶凸缘。第一密封件包括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和轴向延伸的密封表面。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配置成接合限定第一外直径的阀构件的径向延伸表面。轴向延伸的密封表面配置成接合锁定构件的轴向延伸表面,该锁定构件限定出小于第一外直径的第二外直径。台阶凸缘配置成接合阀构件的径向延伸表面。
[0014]本公开的该方面的实现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盖包括轴向延伸部分。轴向延伸部分可进一步包括台阶表面,该台阶表面实质上垂直于轴向延伸部分的内表面。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二端盖的第一开口中。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包括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和与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反向的第二径向延伸表面。第一径向延伸表面也可以平行于第二径向延伸表面。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可限定第一外直径。第一外直径可配置成在第二径向延伸表面弯曲时扩大。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盖包括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和第二轴向延伸部分。第二轴向延伸部分可与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反向延伸。第二轴向延伸部分也可实质上垂直于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
[0019]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是明显的。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0]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配置的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21]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与立管组装前的过滤器元件的剖视图;
[0022]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在与立管组装后的图1A的过滤器元件的剖视图;
[0023]图2是图1A的过滤器元件的分解剖视图;
[0024]图3是图1A的过滤器元件的俯视图;以及
[0025]图4是图1A的过滤器元件的透视图。
[0026]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配置。提供示例配置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具体细节被阐述,例如具体组件、装置
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配置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性配置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当将特定细节和示例性配置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28]参见图1A

4,示出了示例性过滤器组件100。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的,操作期间,过滤器组件100可连接至立管阀组件101或与立管阀组件101组装,以允许流体(例如,油、燃料等)流过立管阀组件101并流入下面的系统(例如,发动机系统)。
[0029]过滤器组件100可包括过滤介质102环、中心管104、第一端盖106和第二端盖108。过滤介质102环可以包括波纹或褶皱构造,该波纹或褶皱构造围绕纵向轴线A

A设置并沿着纵向轴线A

A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110和与第一端110相对的第二端11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介质102环限定中空圆柱形状,包括围绕内腔室116的内表面114。中心管104可设置在内腔室116内。例如,中心管104可以限定沿着内表面114和纵向轴线A

A从过滤介质102的第一端110延伸到过滤介质102的第二端112的中空圆柱形状。
[0030]参照图1A和1B。第一端盖106可包括径向延伸的板部分118、轴向延伸的内部分或内壁120和轴向延伸的外部分或外壁122。外壁122可围绕内壁120,使得内壁120和外壁122在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介质环,其限定出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其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并包括径向延伸部分和第一轴向延伸部分,所述径向延伸部分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分具有限定第一内直径的台阶凸缘;第一密封件,其由所述第二端盖支撑并包括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限定了小于所述第一内直径的第二内直径;以及第二密封件,其由所述第二端盖支撑并包括第三开口,该第三开口限定了大于所述第一内直径和所述第二内直径的第三内直径,其中所述台阶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内直径配置成在与立管接合时而扩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台阶凸缘包括台阶表面,所述台阶表面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分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反向的第二径向延伸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径向延伸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径向延伸表面面向离开所述台阶凸缘的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径向延伸表面限定所述第三内直径,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内直径配置成在弯曲所述第二径向延伸表面时扩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轴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分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威利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