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620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除臭剂组合物由含有树枝状化合物、磷酸酯和磷腈类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混合水溶液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组合物能够除去各种工厂、下水处理厂、屎尿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普通家庭等的硫化氢、甲硫醇、氨、胺类、二甲基二硫醚、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酸、异戊酸、戊酸、苯环类化合物、醛类等的恶臭。醛类等的恶臭。醛类等的恶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在各种产业领域和普通家庭、垃圾处理厂等中产生的污染气体具有优异的除臭特性的除臭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吸附去除污染气体的方法,已知有各种方法。例如,已知有将氨、胺类、有机酸等恶臭成分溶解到水中来除去的水洗涤法、使恶臭成分与酸、碱的水溶液反应来吸收的化学试剂吸收法、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的吸附法等。但是,就这些除臭法而言,作为其对象的恶臭的种类有限,而且除臭效果也不怎么优异。最近,提出了使用分子中具有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的两性离子性聚丙烯酰胺作为除臭剂,作为工厂等大规模的除臭剂、消臭剂来使用。(参照日本专利第6164763号)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6476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上述日本专利第6164763号公报中记载的两性离子性聚丙烯酰胺存在对氨、二甲基二硫醚、乙酸乙酯、乙醛、丁酸等污染气体的除臭能力低的缺点。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缺点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对氨、胺类等碱性气体,盐酸、硫化氢、甲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酸、异戊酸、戊酸、苯环类化合物、醛类等污染气体具有优异的除臭特性的除臭剂组合物。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人等鉴于上述课题,对具有高性能的吸附能力的污染气体去除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由树枝状化合物、磷酸酯及磷腈类化合物的混合水溶液构成的除臭剂组合物对污染气体显示出优异的吸附能力,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组合物在含有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等树枝状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磷酸酯与叔丁基亚氨基-三(吡咯烷)膦等磷腈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优异的除臭功能。与以往的除臭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广泛的吸附范围,同时还兼具高度的化学反应机构,因此能够发挥优异的除臭能力。
[0013]通过以较快的吸附速度发挥优异的除臭能力,而且即使对于低浓度的污染物质也能够维持优异的除臭性能。因此,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以往无法应对稀的污染气体的去除或高水平的污染气体的去除的领域。可根据各种目的而制备,即使对于以往的使用了甲苯、二甲苯等高分子的除臭剂所无法发挥除臭性能的被吸附分子,也能够表现出优异的除臭性能。由于其高功能性,因此能够展开为多种目的。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在工业
上有利地获得所述除臭剂。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除臭剂组合物的乙醛除臭试验的结果。
[0015]图2示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除臭剂组合物的甲苯除臭试验的结果。
[0016]图3示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除臭剂组合物的氨除臭试验的结果。
[0017]图4示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除臭剂组合物的二甲基二硫醚除臭试验的结果。
[0018]图5示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除臭剂组合物的丁酸除臭试验的结果。
[0019]图6示出对实施例3和比较例3中得到的浸渍活性炭的氨的柱试验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组合物由含有树枝状化合物、磷酸酯和磷腈类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混合水溶液构成。
[0021]以下,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组合物有时也称为“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除臭剂组合物原液”、“除臭剂原液”等,它们的含义相同。
[0022]作为上述树枝状化合物,可以使用选自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聚亚苯基树枝状聚合物、硫代磷酰基-聚酰胺-胺-3树枝状聚合物、氨基型树枝状聚合物、酰胺醚型树枝状聚合物、羧酸钠型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组中的任一种树枝状聚合物。作为特别优选的树枝状化合物,可以举出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
[0023]作为上述磷酸酯,可以使用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中的任一种。
[0024]作为上述磷腈类化合物,可以使用叔丁基亚氨基-三(吡咯烷)膦。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的特征在于,包含:0.1~3wt%、优选为0.5~2wt%的树枝状化合物;0.1~5wt%、优选为0.5~3wt%的磷酸酯;以及0.1~3wt%、优选为0.5~2wt%的磷腈类化合物。
[0026]另外,只要不损害作为除臭剂的活性,则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抗菌剂和/或防腐剂来使用。
[0027]本专利技术的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可以如下制造:通过将树枝状化合物的醇溶液、液态的磷酸酯和液态的磷腈类化合物加入水中并在高温高压下搅拌8小时以上并均匀混合的方法得到混合水溶液,接着,对溶剂的醇进行加热使其挥发分离。
[0028]在上述溶解于水中的工序中,相对于水100份,加入0.1~3重量份、优选0.5~2重量份的树枝状化合物的20%醇溶液、0.1~5重量份、优选为0.5~3重量份的磷酸酯、以及0.1~3重量份、优选为0.5~2重量份的磷腈类化合物,使用带搅拌机的高压釜搅拌8小时以上而混合均匀。在挥发除去醇的工序中,使用带有回流冷凝器的蒸发器,加热至80℃而分离除去作为溶剂的醇。
[0029]除去作为树枝状化合物的溶剂的醇的理由如下:例如,对于电泳涂装工厂、或回转窑等具有发热体的装置,在高温下将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用水稀释至1/200进行喷雾来除臭时,若残留有作为溶剂的醇,则在高温下,醇被氧化,产生作为强烈的恶臭气体的甲醛,因此必须除去作为溶剂的醇。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或将其用水稀释而得到的除臭液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抗菌剂和/或防腐剂来使用。
[0031]水溶性除臭剂组合物原液中,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含量为0.1~3wt%、优选为0.5~2wt%的范围内。其理由是:在0.1wt%以下时,除臭作用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在3wt%以上时,液性变差,即组成成分分离,或由于化学反应而变质,因此保存稳定性变差。关于磷酸酯的含量,以磷酸酯计为0.1~5wt%、优选为0.5~3wt%的范围。其理由是:在0.1wt%以下时,除臭作用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在5wt%以上时,液性变差,因组成成分的分离或变质而保存稳定性变差。叔丁基亚氨基-三(吡咯烷)膦含量为0.1~3wt%。优选为0.5~2wt%的范围。其原因是:在0.1wt%以下时,除臭作用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在约3wt%以上时,无法均匀地分散。
[0032]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含有:羧酸盐、磺酸盐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羧酸胺盐、季铵盐等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甘油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乙氧基化物、醇聚乙氧基化物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33]作为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含有树枝状化合物、磷酸酯和磷腈类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混合水溶液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树枝状化合物,使用选自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聚亚苯基树枝状聚合物、硫代磷酰基-聚酰胺-胺-3树枝状聚合物、氨基型树枝状聚合物、酰胺醚型树枝状聚合物、羧酸钠型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组中的任一种树枝状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磷酸酯,使用选自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的组中的任一种磷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磷腈类化合物,使用叔丁基亚氨基-三(吡咯烷)膦。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0.1~3wt%、优选为0.5~2wt%的树枝状化合物;0.1~5wt%、优选为0.5~3wt%的磷酸酯;以及0.1~3wt%、优选为0.5~2wt%的磷腈类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能够用水稀释至1000倍以下、优选为100~200倍,并以喷雾剂的形式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能够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村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卡璐摩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