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增产设备
,具体地说是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疏松砂岩油藏的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部分油井极易产生微颗粒运移,造成筛管堵塞严重,产液量逐渐下降,油井最终因为供液不足停产。为了解决筛管堵塞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高压旋转水射流解堵。高压旋转水射流装置主要由过滤器、阻尼器、喷头及喷嘴组成。对于长水平段的筛管,需要拖动管柱进行解堵。负压返排管柱主要利用负压使地层内的解堵液、残酸及反应物及时排出地层,避免地层的二次伤害。
[0003]公开(公告)号:CN202970575U,公开(公告)日:2013-06-05,一种高压射流与负压抽吸解堵装置,该装置由负压抽吸返排解堵装置,泄油器、单流阀、转动连接装置、自旋转喷射器等组成。该装置只能进行单点解堵,对于长水平段的油井需要拖动管柱进行解堵。返排的过程中需要移动管柱进行抽吸,存在安全隐患。
[0004]公开(公告)号:CN210564420U,公开(公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包括负压机构、射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的上端与负压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负压机构外部套装顶部封隔器,所述射流机构外部套装至少两个位于不同层高的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解堵发生装置、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且负压解堵发生装置底部具有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形口;所述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为筒形结构,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开设互不干涉的径向通道和轴向通道,并且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开设有与径向通道连通的底部边缘孔、底部中心孔;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装入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内,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的锥形口连接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轴向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之间构成外环空通道,该环空通道通过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底部边缘孔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径向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底部中心孔安装负压嘴,所述负压嘴向上伸入负压解堵发生装置的锥形口内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内环空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包括涡流装置、射流解堵装置;所述射流解堵装置为一管状结构,射流解堵装置下端口封堵,射流解堵装置上端口通过中心管连接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并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轴向通道连通,所述射流解堵装置均匀布设径向贯通的射流孔;所述涡流装置设置在射流解堵装置内部,并与射流孔所处的高度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装置包括中轴转杆、螺旋叶片、轴承;所述中轴转杆外壁安装螺旋叶片,中轴转杆的两端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射流解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赵益忠,梅明霞,马丁,王冰,许霞,衣春霞,武明鸣,王勇,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