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582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7
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混凝反应区包括依次相连通的PAC反应池、PAM反应池和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与缺氧池的进水口相连通,缺氧池的出水口与好氧池的进水口相连通,好氧池的回流口与缺氧池的回流进口相连通,好氧池的出水口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回流口与缺氧池的污泥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清洗水箱和DTRO原水箱的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反洗水进口与清洗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可有效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预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出水清澈,大大有利于后续DTRO的稳定运行,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设计废水预处理,特别是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垃圾一般采用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及外部降水冲淋等作用,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DTRO)作为目前垃圾渗滤液的主流处理设备应用广泛。但是目前的处理都是采用石英砂过滤器对来水进行简单预处理后,就直接采用两级DTRO膜系统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由于垃圾渗滤液中悬浮物胶体较多,且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严重的影响DTRO设备的预处理及最终产水的水质的稳定,因此,垃圾渗滤液在进入DTRO原水箱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保证最终效果,那么,对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设备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可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悬浮物及胶体,直接进行下一步处理会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工况及出水水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反应区,所述的混凝反应区包括经管道依次相连通的PAC反应池、PAM反应池和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经管道与缺氧池的进水口相连通,缺氧池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好氧池的进水口相连通,好氧池的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的回流进口相连通,好氧池的出水口经管道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的污泥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和DTRO原水箱的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反洗水进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
[0005]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可有效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预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出水清澈,大大有利于后续DTRO的稳定运行,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结构框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08]结合附图给出,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反应区,所述的混凝反应区包括经管道依次相连通的PAC反应池1、PAM反应池2和混合反应池3,混合反应池3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相连通,沉淀池4的上清液出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进水口相连
通,缺氧池5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通,好氧池6的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回流进口相连通,好氧池6的出水口经管道与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进水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污泥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污泥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8和DTRO原水箱9的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反洗水进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8的出水口相连通。
[0009]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沉淀池4底部设有污泥斗和排泥管。
[0010]所述的PAC反应池1、PAM反应池2和缺氧池5内均装有混合搅拌器。
[0011]所述的好氧池6底部装有曝气器,曝气器的进风口与鼓风机10的出风口相连通。
[0012]所述的PAC反应池1的加药口与PAC加药装置101的出药口相连,PAM反应池2的加药口与PAM加药装置201的出药口相连。
[0013]所述的PAC反应池1进水管道和PAC反应池1与PAM反应池2之间的进水管道上均装有流量开关,流量开关、PAC加药装置101和PAM加药装置201均与PLC控制柜(图中未示出)相连,构成自动加药结构。
[0014]所述的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出水口管道上装有压力变送器701,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反洗水进口与清洗水箱8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装有MBR反洗泵801,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加药口分别与柠檬酸加药装置702和次氯酸钠加药装置703的出药口相连通,压力变送器701和MBR反洗泵801均与PLC控制柜相连,构成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反清洗结构。
[0015]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市售产品,本技术的贡献在于,将这些公知部件科学设计布局,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满足生产需要。
[0016]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垃圾渗滤液由泵提升到PAC反应池1,在进水管道上装有流量开关,一旦管道内有水流通过,则反馈信号给PLC控制柜,PAC加药装置101开启,加药装置均配有加药泵,加药泵与PLC控制柜相连,通过控制加药泵的开闭控制加药的启闭(公知技术),PAC反应池1内的搅拌器开启(搅拌器与PLC控制柜相连,通过PLC控制柜控制PLC控制柜启闭,公知技术),PAC与渗滤液在PAC反应池1进行充分混合;PAC反应池1的渗滤液自流到PAM反应池2,PAM加药装置201和对应搅拌器开启,PAM与渗滤液充分混合;PAM反应池2的渗滤液自流到混合反应区3,在此区,PAC与PAM充分与渗滤液中的胶体、悬浮物充分反应逐渐形成大片絮体;混合反应区3的渗滤液自流进入到沉淀池4,在沉淀池4大片絮体沉淀到污泥斗中,上清液从出水堰进入到缺氧池5,实现泥水分离;在缺氧池5,渗滤液与好氧池6回流来的硝化液及MBR膜生物反应器7回流来的污泥充分混合,水中的反硝化菌群利用碳源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完成脱氮过程,排出水体实现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其中的异养微生物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以便合成新的菌体,实现有机物由水体向微生物的转化;缺氧池5混合液自流到好氧池6,好氧池6内设有曝气器,由鼓风机10供氧,为水体提供溶解氧,水中BOD5浓度降低,在好氧条件下,水中的硝化菌群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完成硝化过程,水中的异养微生物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以便合成新的菌体,实现有机物由水体向微生物的转化,好氧池6内的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池5以满足反硝化除总氮要求;好氧池6混合液自流到MBR膜生物反应器7,MBR膜生物反应器7设有MBR膜组件及配套鼓风系统(公知技术),以防止或减缓MBR膜表面微孔堵塞,通过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膜固液分离以及污泥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COD等得到进一步继续降低,好氧条件下,水中的硝化菌群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水中的异养微生物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以便合成新的菌体,实现有机
物由水体向微生物的进一步转化,MBR膜在MBR出水泵的抽吸作业下,水会通过膜表面的微孔进入到膜内部,而污泥则被拦截在MBR膜生物反应器7,从而实现泥水分离,MBR膜生物反应器7出水一部分进入到MBR反洗系统的清洗水箱8备用,大部分去往DTRO原水箱9进行深度处理;MBR膜生物反应器7出水管上设有压力变送器701,当真空压力小于

45kPa,则需要进行膜清洗,膜清洗时MBR膜生物反应器7停止出水,开启MBR反洗泵801及对应的柠檬酸加药装置702和次氯酸钠加药装置703上的加药泵,即酸洗时开启柠檬酸加药泵,氧化清洗时开启次氯酸钠加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反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反应区包括经管道依次相连通的PAC反应池(1)、PAM反应池(2)和混合反应池(3),混合反应池(3)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相连通,沉淀池(4)的上清液出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进水口相连通,缺氧池(5)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通,好氧池(6)的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回流进口相连通,好氧池(6)的出水口经管道与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进水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污泥回流口经管道与缺氧池(5)的污泥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出水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8)和DTRO原水箱(9)的进口相连通,MBR膜生物反应器(7)的反洗水进口经管道与清洗水箱(8)的出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4)底部设有污泥斗和排泥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C反应池(1)、PAM反应池(2)和缺氧池(5)内均装有混合搅拌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劲涛赵涛杨飞龙毕魁伟王世浩马航飞崔大成张萌彭学辉朱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