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阻尼装置、移动底盘及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7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阻尼装置、移动底盘及机器人,旋转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壳、带动件和调节组件,安装壳内设有环形调节腔,带动件活动地安装在安装壳上,带动件上设有带动块,带动块和调节组件均设于环形调节腔内,带动块上设有第一通气孔,在带动件通过带动块带动调节组件运动时,调节组件能够开启或者封闭第一通气孔,以调节环形调节腔内的阻尼。在使用时可以安装在机器人的摆杆上,使得摆杆在遇到撞击时会有个较小的缓冲以缓解送餐机器人在过坎时遇到的撞击,而且该缓冲对摆杆的转动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阻尼装置、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阻尼装置、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旋转阻尼器可应用在旋转机构中,主要功能是使产品获得平缓的机械运动,提升产品的品质及寿命。现有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作用比较大,容易导致旋转机构转动时不顺畅。比如,在送餐机器人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从动轮的摆杆,而摆杆会配置旋转阻尼器,旋转阻尼器用于使摆杆在遇到撞击时会有缓冲作用,以缓解送餐机器人在过坎时遇到的撞击。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作用比较大,容易导致摆杆转动时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阻尼装置、移动底盘及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作用比较大,容易导致旋转机构转动时不顺畅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壳、带动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壳内设有环形调节腔,所述带动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上,所述带动件上设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和所述调节组件均设于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所述带动块上设有第一通气孔,在所述带动件通过所述带动块带动所述调节组件运动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开启或者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以调节所述环形调节腔内的阻尼。
[0005]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活动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带动块连接,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带动块之间设有活动空间,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活动空间内;当所述带动块在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沿着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件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当所述带动块在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件开启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沿所述环形调节腔周向相反的两个运动方向。
[0006]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轴和限位体,所述限位体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带动块连接,所述活动件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带动块和所述限位体之间,所述带动块和所述限位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环形调节腔的内壁密封抵接。
[0007]可选地,所述限位体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活动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所述活动件的内孔壁和所述连接轴之间具有通气间隙;当所述带动块在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通气间隙和所述第二通气孔依次连通形成气流通道。
[0008]可选地,所述带动件和所述调节组件为弹性件。
[0009]可选地,所述带动件与所述安装壳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封闭的所述环形调节腔。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阻尼装置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旋转阻尼装置,环形调节腔呈密封状态,第一通气孔贯穿于带动块的两侧,由于调节组件在转动时可以通过阻挡或不阻挡来调节第一通气孔的开启或封闭,那么带动块在带动调节组件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通气孔处于封闭的状态时,此时环形调节腔内的空气均朝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形成相对较小的阻尼,该情况下阻尼的产生类似于手动扇风扇时,扇面上没有破洞的情况下,手上感受到的阻力的原理;当第一通气孔处于开启的状态时,此时环形调节腔内的空气有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通气孔朝向带动块的后方流动,使得空气可以在带动块的两侧之间流动,此时基本不产生阻尼,该情况下类似于手动扇风扇时,扇面上具有破洞的情况下,手上基本感受不到阻力的原理。由此,在使用时,可以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阻尼装置安装在旋转机构上,使得旋转机构在遇到撞击时,可以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不会过多地影响旋转机构的转动;以及可以安装在机器人的摆杆上,使得摆杆在遇到撞击时会有个较小的缓冲以缓解送餐机器人在过坎时遇到的撞击,而且该缓冲对摆杆的转动影响小,使用效果好。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底盘,包括与驱动轮,和/或,从动轮连接的摆杆和上述的旋转阻尼装置,所述摆杆与所述旋转阻尼装置的带动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和/或,所述从动轮遇到撞击时,所述摆杆能够带动所述带动件运动。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底盘,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旋转阻尼装置,使得摆杆在遇到撞击时会带动带动件转动,从而产生一个较小的缓冲以缓解送餐机器人在过坎时遇到的撞击,而且该缓冲对摆杆的转动影响小,使用效果好。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移动底盘。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由于使用有上述的移动底盘,使得机器人在过坎时,可以得到很好的缓冲,从而不仅可以减少机器人因受到撞击而产生损伤,而且可以使得机器人上盛放的物品稳定,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旋转阻尼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旋转阻尼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旋转阻尼装置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的带动块的第一通气孔被阻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2的带动块的第一通气孔未被阻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10—安装壳;
[0026]11—环形调节腔;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
[0027]20—带动件;
[0028]21—带动块;211—第一通气孔;
[0029]30—调节组件;
[0030]31—限位件;32—活动件;311—第二通气孔;312—连接轴;313—限位体;
[0031]40—活动空间;
[0032]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带动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壳内设有环形调节腔,所述带动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上,所述带动件上设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和所述调节组件均设于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所述带动块上设有第一通气孔,在所述带动件通过所述带动块带动所述调节组件运动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开启或者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以调节所述环形调节腔内的阻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活动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带动块连接,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带动块之间设有活动空间,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活动空间内;当所述带动块在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沿着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件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当所述带动块在所述环形调节腔内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件开启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沿所述环形调节腔周向相反的两个运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轴和限位体,所述限位体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带动块连接,所述活动件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带动块和所述限位体之间,所述带动块和所述限位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马文成彭耀锋唐旋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