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7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涉及皮燕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框架、离心箱和碾压箱;框架底部设有若干支撑座,框架内分别设有离心箱和碾压箱,离心箱位于碾压箱上方,框架第一端还连接有连接杆第一端,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有电机,框架顶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框架底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二支撑座,螺旋搅拌叶和筛分筒一起随着第一转轴转动,两者一起作用,对皮燕麦进行燕麦与皮之间的分离,去皮后的燕麦则被带动连通口送至碾压箱内,磨辊绕着第三转轴在碾压箱内壁上转动,对碾压箱内的燕麦进行粉碎,使得食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节约人力,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


[0001]本技术涉及皮燕麦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

技术介绍

[0002]皮燕麦是一种低热量食材,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平时人们食用它以后有明显饱腹感,而且它含有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并能阻止身体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经常食用能减肥瘦身,也能预防便秘。
[0003]目前皮燕麦加工工艺中,皮燕麦的脱壳主要依靠碾压去壳,但是这种方式脱壳效率低,脱壳不干净,物料破碎率较高,而且脱壳后的燕麦皮和燕麦籽粒需要大量的再次筛分,筛分难度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解决脱壳不干净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包括框架、离心箱和碾压箱;
[0006]所述框架底部设有若干支撑座,所述框架内分别设有离心箱和碾压箱,所述离心箱位于碾压箱上方,所述框架第一端还连接有连接杆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框架顶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框架底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二支撑座;
[0007]所述离心箱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离心箱底部分别设有去皮口和连通口第一端,所述连通口第二端连接碾压箱顶部,所述离心箱第二端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叶轮,所述离心箱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地贯穿两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转轴第一端还连接叶轮,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转动地贯穿离心箱第一端侧壁还连接有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螺旋搅拌叶和筛分筒,所述筛分筒位于螺旋搅拌叶外;
[0008]所述碾压箱内设有磨辊,所述磨辊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第一端,两块所述连接板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一端和第四转轴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第二端转动地贯穿碾压箱第一端侧壁和框架第一端的第二支撑座分别连接有第二轮盘和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二轮盘和第一轮盘之间还连接有皮带,所述第四转轴第二端转动地贯穿碾压箱第二端侧壁和框架第二端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碾压箱底部设有排料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箱和碾压箱均为卧式圆柱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口和连通口分别位于离心箱底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筛分筒的半径尺寸大于螺旋搅拌叶的半径尺寸。
[0012]进一步地,所述筛分筒上设有若干滤网,若干所述滤网的口径大于皮燕麦的直径尺寸。
[0013]本技术的优点:
[0014]本技术的皮燕麦离心脱壳机,通过皮带使得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同步转动;通过螺旋搅拌叶和筛分筒一起随着第一转轴转动,两者一起作用,对皮燕麦进行燕麦与皮
之间的分离,皮燕麦接触到转动的螺旋搅拌叶和筛分筒时,发生碰撞,筛分筒上安装有若干滤网,增加碰撞几率,同时保证皮燕麦通过,在持续碰撞后使得壳体和燕麦分离,同时螺旋搅拌叶和筛分筒对加入的燕麦有向离心箱第一端的推动力,使得皮燕麦整体向离心箱第一端移动,这个过程中分离的壳体被叶轮吹动,使得从去皮口送出,燕麦则被带动连通口送至碾压箱内,完成了壳体和燕麦分离,使得脱壳干净;通过第三转轴的带动下,使得磨辊自转并绕着第三转轴公转,使得磨辊在碾压箱内壁上转动,对碾压箱内的燕麦进行粉碎,使得食用更加方便,口感更佳。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节约人力,适于推广。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为框架、11为支撑座、12为第一支撑座、13为连接杆、14为第二轮盘、15为皮带、16为第一轮盘、17为第二支撑座、2为离心箱、21为进料口、22为第一转轴、23为筛分筒、24为螺旋搅拌叶、25为连通口、26为去皮口、27为安装口、28为叶轮、3为碾压箱、31为排料口、32为磨辊、33为第二转轴、34为连接板、35为第四转轴、36为第三转轴、37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参考图1至图5,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包括框架1、离心箱2和碾压箱3;框架1起支撑和连接作用,框架1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座11,若干支撑座11用于支撑装置,框架1内分别安装有离心箱2和碾压箱3,离心箱2和碾压箱3分别对皮燕麦进行去壳和粉碎工艺,离心箱2和碾压箱3均为卧式圆柱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箱内空间,离心箱2位于碾压箱3上方,先进行去壳,再进行粉碎,框架1第一端还连接有连接杆13第一端,连接杆13第二端连接有电机37,电机37市售可得,电机3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电机37为装置提供动力支撑,框架1顶部两端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座12,第一支撑座12用于支撑后述第一转轴22,框架
1底部两端还分别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7,第二支撑座17用于支撑第四转轴35和第三转轴36;
[0027]离心箱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1,用于添加皮燕麦,离心箱2底部分别开设有去皮口26和连通口25第一端,去皮口26将分离后的壳体送出装置,连通口25将去皮后的燕麦送至碾压箱3内进一步加工,去皮口26和连通口25分别位于离心箱2底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口25第二端连接碾压箱3顶部,离心箱2第二端侧壁开设有安装口27,安装口27内安装有叶轮28,叶轮28前端还安装防护网,防护网的网孔尺寸小于的燕麦的尺寸,叶轮28吹的风可以通过,而燕麦不能通过,用于保护叶轮28工作,离心箱2内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分别转动地贯穿两个第一支撑座12,第一转轴22第一端还连接叶轮28,叶轮28随着第一转轴22的转动,将离心箱2内分离后的壳体吹动,送至去皮口26,第一转轴22第二端转动地贯穿离心箱2第一端侧壁还连接有第一轮盘16,第一转轴22上还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燕麦离心脱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离心箱(2)和碾压箱(3);所述框架(1)底部设有若干支撑座(11),所述框架(1)内分别设有离心箱(2)和碾压箱(3),所述离心箱(2)位于碾压箱(3)上方,所述框架(1)第一端还连接有连接杆(13)第一端,所述连接杆(13)第二端连接有电机(37),所述框架(1)顶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12),所述框架(1)底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二支撑座(17);所述离心箱(2)顶部设有进料口(21),所述离心箱(2)底部分别设有去皮口(26)和连通口(25)第一端,所述连通口(25)第二端连接碾压箱(3)顶部,所述离心箱(2)第二端侧壁设有安装口(27),所述安装口(27)内设有叶轮(28),所述离心箱(2)内设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分别转动地贯穿两个第一支撑座(12),所述第一转轴(22)第一端还连接叶轮(28),所述第一转轴(22)第二端转动地贯穿离心箱(2)第一端侧壁还连接有第一轮盘(16),所述第一转轴(22)上还设有螺旋搅拌叶(24)和筛分筒(23),所述筛分筒(23)位于螺旋搅拌叶(24)外;所述碾压箱(3)内设有磨辊(3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娜李荫藩梁秀芝康佳惠王慧韩志顺陈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