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33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种薯消毒处理后,切块,用氯吡脲+壳聚糖溶液浸种后,草木灰均匀拌种,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晾干;取适量种植地土壤粉碎后,与聚糖多肽生物钾、0.5%阿维菌素10~20倍液,腐熟有机肥颗粒混合均匀后,压制混合肥料层;在混合肥料层上压出容纳薯块的凹痕,将薯块置于凹痕中,并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包裹、封口;播种时,选用集开沟、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覆膜即覆马铃薯播种带、覆土一次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播种,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并缩短出苗时间,同时促使马铃薯健壮的生长,实现马铃薯的稳产、丰产。丰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在北方,马铃薯80%的种植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耕作粗放、技术落后,致使马铃薯大面积高产高效受到严重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实现了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播种,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并缩短出苗时间,同时促使马铃薯健壮的生长,实现马铃薯的稳产、丰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马铃薯播种带;S11、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5 d,将种薯消毒处理后,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质量分数为1%~2%的氯吡脲+质量分数为0.5%~2%壳聚糖溶液浸种后,草木灰均匀拌种,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晾干;S12、取适量种植地土壤粉碎后,与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5/100的聚糖多肽生物钾、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1~3/100的0.5%阿维菌素10~20倍液,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腐熟有机肥颗粒(含水量低于1%)混合均匀后,加入模具中,再把模具放入等静压机中压制30min,得混合肥料层;S13、在所得的混合肥料层上按一定的间距压出容纳薯块的凹痕,将薯块置于凹痕中,并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包裹、封口;S2、播种;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覆膜即覆马铃薯播种带、覆土一次完成;S3、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0005]进一步地,步骤S11中,质量分数为1%~2%的氯吡脲和0.5%~2%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0。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中,腐熟有机肥颗粒为腐熟牛羊粪在300℃高温处理至含水量低于1%后,粉碎所得,粒径在100目左右。
[0007]进一步地,步骤S13中,在所得的混合肥料层上按薯块的播种间距压出容纳薯块的
凹痕。
[0008]进一步地,步骤S13中,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全包裹在混合肥料层外,封口后,需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上开设若干个小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播种开沟深度不低于7cm,覆土后种植深度在14~15cm。
[0010]进一步地,种植地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马铃薯播种带的制作,实现了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播种,可以显著缩短播种时间。
[0011]2)采用氯吡脲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作为浸种剂,从而可以在浸种结束后,在马铃薯切块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田间试验发现,其出苗率在97.6%左右,并缩短出苗时间,提前一周左右,同时促使马铃薯健壮的生长,实现马铃薯的稳产、丰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实施例1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马铃薯播种带;S11、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 d,将种薯消毒处理后,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质量分数为1%的氯吡脲+质量分数为0.5%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1:10)浸种20min后,草木灰均匀拌种,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晾干(1~2 d);值得注意的是,切块过程中,刀具需反复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S12、取适量种植地土壤粉碎至50目后,与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5/100的聚糖多肽生物钾、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0.5%阿维菌素10倍液,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腐熟有机肥颗粒(含水量低于1%)混合均匀后,加入模具中,再把模具放入等静压机中压制30min,得混合肥料层;S12、在所得的混合肥料层上按薯块的播种间距压出容纳薯块的凹痕,将薯块置于凹痕中,并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包裹,封口,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全包裹在混合肥料层外,封口后,需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上开设若干个小孔;S2、播种;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覆膜即覆马铃薯播种带、覆土一次完成;其中,播种开沟深度不低于7cm,覆土后种植深度在14~15cm;S3、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比如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
,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
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直至收获。
[0014]本实施例中,腐熟有机肥颗粒为腐熟牛羊粪在300℃高温处理至含水量低于1%后,粉碎所得,粒径在100目左右。
[0015]实施例2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马铃薯播种带;S11、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5 d,将种薯消毒处理后,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质量分数为2%的氯吡脲+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1:10)浸种15min后,草木灰均匀拌种,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晾干(1~2 d);值得注意的是,切块过程中,刀具需反复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S12、取适量种植地土壤粉碎至50目后,与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聚糖多肽生物钾、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1/100的0.5%阿维菌素 20倍液,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腐熟有机肥颗粒(含水量低于1%)混合均匀后,加入模具中,再把模具放入等静压机中压制30min,得混合肥料层;S12、在所得的混合肥料层上按薯块的播种间距压出容纳薯块的凹痕,将薯块置于凹痕中,并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包裹,封口,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全包裹在混合肥料层外,封口后,需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上开设若干个小孔;S2、播种;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覆膜即覆马铃薯播种带、覆土一次完成;其中,播种开沟深度不低于7cm,覆土后种植深度在14~15cm;S3、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比如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125kg/hm 2
,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马铃薯播种带;S11、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5 d,将种薯消毒处理后,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质量分数为1%~2%的氯吡脲+质量分数为0.5%~2%壳聚糖溶液浸种后,草木灰均匀拌种,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晾干;S12、取适量种植地土壤粉碎后,与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5/100的聚糖多肽生物钾、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1~3/100的0.5%阿维菌素10~20倍液,占种植地土壤重量比3/100的腐熟有机肥颗粒混合均匀后,加入模具中,再把模具放入等静压机中压制30min,得混合肥料层;S13、在所得的混合肥料层上按一定的间距压出容纳薯块的凹痕,将薯块置于凹痕中,并用水溶性高分子薄膜包裹、封口;S2、播种;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覆膜即覆马铃薯播种带、覆土一次完成;S3、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小东杜培兵齐海英范向斌朱智慧毛向红杨春陈云张永福沈日敏卢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