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文生专利>正文

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710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脱扣器为主开关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包括过压检测电路(5),欠压检测电路(1)、过载检测电路(2)、短路检测电路(7)、漏电检测电路(4)、控制电路(6)和脱扣器(8),其特征在于欠压和过载检测电路(1、2)输出的信号送入延时触发报警电路(3)。这种保护器在发生欠压和过载故障时,能通过声音报警数秒后脱扣。(*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脱扣器为主开关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以脱扣器为主开关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在发生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故障时,脱扣器动作,检测控制电路断电,保护器不能通过声音向用户报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欠压、过载时延时触发报警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包括过压检测电路(5)、欠压检测电路(1)、过载检测电路(2)、短路检测电路(7)、漏电检测电路(4)、控制电路(6)和脱扣器(8),其特征在于欠压和过载检测电路(1、2)输出的信号送入延时触发报警电路(3)。延时触发报警电路由延时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延时触发报警电路包括阳极串有限流电阻(R6)的单向可控硅SCR1、阳极串有延时电阻(R10)的单向可控硅SCR2,单向可控硅(SCR1、SCR1)同向并联。单向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间各并联有滤波电阻(R5、R9)和滤波电容(C2、C3),限流电阻(R6)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通过电阻(R8)与单向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和阴极间并联有延时电容(C4)和分压电阻(R11)、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与稳压管(D5)的极相连。报警电路是由单结晶体管(BG2)、压电陶瓷发声器(HTD)和充电电阻(R7)组成弛张振荡器。弛张振荡器串在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原理框图。图2是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电路图。过载检测电路由电流互感器(ZCT1)、可调电阻(RW)和整流二极管(D4)组成,电流互感器的一端和可调电阻的一固定端相连并接地,互感器的另一端和可调电阻的可调端相连,可调电阻的另一固定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4)将正向脉动信号送入单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当所控制的供电线路过载时,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触发单向可控硅SCR1。欠压检测电路由PNP晶体管(BG1)和集电极电阻(R4)、发射极电阻(R3)组成共射极电路,晶体管(BG1)的发射极被稳压二极管(D2)钳位在稳压值,晶体管(BG1)的基极通过稳压二极管(D1)与并联在电路正电源和地线之间的分压电阻(R1、R2)的分压点相连,分压点与地线之间并联有滤波电容(C1),晶体管(BG1)的集电极输出信号通过隔离二极管(D3)送到单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上。在正常电压范围内,电阻(R2)上的电压高于稳压管(D2)的稳压值,晶体管(BG1)截止;当电源电压低到一定值时,晶体管(BG1)导通,晶体管(BG1)集电极输出信号触发单向可控硅(SCR1)。欠压、过载检测电路输出的信号送入延时触发报警电路,在正常情况下,单向可控硅(SCR1)截止,单向可控硅(SCR2)导通,延时电容(C3)两端无电压,一旦发生欠压和过载,单向可控硅(SCR1)导通,单向可控硅(SCR2)截止,延时电容(C3)通过延时电阻(R10)充电,当电压达到稳压管(D5)的稳压值时,稳压管(D5)导通输出信号给漏电专用集成电路SF54123M的闭锁输入端,闭锁电路输出信号触发单向可控硅(SCR3)导通,脱扣线圈(L1)通电脱扣器脱扣。漏电放大控制电路采用SF54123M漏电探测专用集成电路,其差动放大输出端和闭锁电路输入端的相连,闭锁电路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相连。过压检测电路由电阻(R16)和压敏电阻(R0)组成电压变化增幅电路,并联在单向可控硅(SCR3)的阳极和阴极间。当电源电压超过规定值时,压敏电阻导通,电阻(R16)上的电压剧增,此变化通过限流电阻(R15)触发单向可控硅(SCR3)导通,脱扣线圈(L1)通电脱扣器脱扣。保护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由交流电源通过串联的脱扣线圈(L1)和二极管(D6)半波整流后供给。短路保护是通过脱扣器内的短路脱扣线圈(L2)来完成短路保护的。这种保护器在发生欠压和过载故障时,能通过声音报警数秒后脱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脱扣器为主开关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包括过压检测电路(5),欠压检测电路(1)、过载检测电路(2)、短路检测电路(7)、漏电检测电路(4)、控制电路(6)和脱扣器(8),其特征在于欠压和过载检测电路(1、2)输出的信号送入延时触发报警电路(3),延时触发报警电路由延时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延时触发报警电路包括阳极串有限流电阻(R↓[6])的单向可控硅SCR↓[1]、阳极串有延时电阻(R↓[10])的单向可控硅SCR↓[2],单向可控硅(SCR↓[1]、SCR↓[1])同向并联,单向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间各并联有滤波电阻(R↓[5]、R↓[9])和滤波电容(C↓[2]、C↓[3]),阻流电阻(R↓[6])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通过电阻(R↓[8])与单向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和阴极间并联有延时电容(C↓[4])和分压电阻(R↓[11]),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与稳压管(D↓[5])的负极相连;报警电路是由单结晶体管(BG↓[2])、压电陶瓷发声器(HTO)和充电电阻(R↓[7])组成驰张振荡器、弛张振荡器串在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以脱扣器为主开关的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器,包括过压检测电路(5),欠压检测电路(1)、过载检测电路(2)、短路检测电路(7)、漏电检测电路(4)、控制电路(6)和脱扣器(8),其特征在于欠压和过载检测电路(1、2)输出的信号送入延时触发报警电路(3),延时触发报警电路由延时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延时触发报警电路包括阳极串有限流电阻(R6)的单向可控硅SCR1、阳极串有延时电阻(R10)的单向可控硅SCR2,单向可控硅(SCR1、SC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范图索ER蒙凯班恩HR蒂尔
申请(专利权)人:冯文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