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60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包括干扰器本体和用于便捷携带干扰器本体的放置部件,所述放置部件包括移动盒、设于移动盒内的支撑板、分别设于移动盒内底部两侧的转动杆、开设于移动盒内底部两侧且位于转动杆一侧的弧形槽、设于弧形槽内的弧形杆、设于转动杆一侧的转动板、设于转动杆另一侧的拨杆、套设于弧形杆外侧的第一弹簧、用于对干扰器本体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移动盒进行封闭的锁扣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干扰器本体、移动盒、支撑板、转动杆、弧形槽、弧形杆,解决了现有的手持干扰器在移到运输到户外时,缺乏防护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掉落,容易导致干扰器损坏,给后续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便的问题。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作为一种小型低空飞行器,具有一定负荷,易被非法应用于运输违禁物品、侦察和自爆攻击等,难以用传统方式发现和跟踪,对各种高等级安防单位形成实质性的威胁,需要干扰器对危险无人机进行防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手持干扰器在移到运输到户外时,缺乏防护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掉落,容易导致干扰器损坏,给后续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具备能够对干扰器进行保护,防止移动掉落而损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手持干扰器在移到运输到户外时,缺乏防护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掉落,容易导致干扰器损坏,给后续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包括干扰器本体和用于便捷携带干扰器本体的放置部件,所述放置部件包括移动盒、设于移动盒内的支撑板、分别设于移动盒内底部两侧的转动杆、开设于移动盒内底部两侧且位于转动杆一侧的弧形槽、设于弧形槽内的弧形杆、设于转动杆一侧的转动板、设于转动杆另一侧的拨杆、套设于弧形杆外侧的第一弹簧、用于对干扰器本体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移动盒进行封闭的锁扣部件,所述转动杆与移动盒转动连接,所述拨杆顶部为弧形,所述拨杆顶部与支撑板底部接触,所述弧形杆与转动板滑动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支撑板顶部两侧的滑槽、设于滑槽内的滑块、设于滑块顶部的夹持板、与滑块相配合的双向螺杆、设于双向螺杆一端的旋钮、开设于移动盒内一侧的升降口以及用于防止支撑板偏移的导向部件,所述双向螺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双向螺杆螺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锁扣部件包括与移动盒相连的盒盖、设于盒盖一侧的L型块、设于移动盒一侧的固定块、开设于固定块内的活动槽、设于活动槽内的移动块、设于移动块一侧的倾斜部、开设于倾斜部上的升降槽、设于升降槽内的升降块、设于移动块块顶部的压杆、与压杆相连的压板、套设于压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设于升降块一侧的锁杆、开设于活动槽一侧的第一锁槽、开设于L型块一侧的第二锁槽以及用于对移动块进行限制的限位部件,所述升降块与升降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杆贯穿活动槽顶部且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锁杆分别与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开设于移动盒内一侧的导向槽和设于导向槽内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开设于活动槽一侧的限位槽和设于移
动块一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盒盖底部设有缓冲垫。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干扰器本体、移动盒、支撑板、转动杆、弧形槽、弧形杆、转动板、拨杆、第一弹簧、夹持部件和锁扣部件的配合使用,转动杆与移动盒转动连接,拨杆顶部为弧形,拨杆顶部与支撑板底部接触,弧形杆与转动板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能够对冲击震动进行缓冲,能够对干扰器本体进行保护,移动盒能够防止干扰器本体直接与地面等形成撞击,对干扰器本体进行有效防护,解决了现有的手持干扰器在移到运输到户外时,缺乏防护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掉落,容易导致干扰器损坏,给后续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槽、滑块、夹持板、双向螺杆、旋钮、升降口和导向部件的配合使用,双向螺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滑块与双向螺杆螺接,双向螺杆转动能够使滑块移动,滑块移动能够带动夹持板对干扰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对干扰器本体的保护效果。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盒盖、L型块、固定块、活动槽、移动块、倾斜部、升降槽、升降块、压杆、压板、第二弹簧、锁杆、第一锁槽、第二锁槽和限位部件,升降块与升降槽滑动连接,压杆贯穿活动槽顶部且与固定块滑动连接,锁杆分别与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滑动连接,锁杆能够卡入到第二锁槽内,对盒盖进行固定,盒盖能够对移动盒进行封闭,防止干扰器本体从移动盒内脱离。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导向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能够对支撑板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支撑板偏移。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对移动块的上下进行限位,对第二弹簧进行保护,防止第二弹簧形变过度。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垫,能够从上方对干扰器本体进行保护,提高对干扰器本体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

A处的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1、干扰器本体;21、移动盒;22、支撑板;23、转动杆;24、弧形槽;25、弧形杆;26、转动板;27、拨杆;28、第一弹簧;31、滑槽;32、滑块;33、夹持板;34、双向螺杆;35、旋钮;36、升降口;41、盒盖;42、L型块;43、固定块;44、活动槽;45、移动块;46、倾斜部;47、升降槽;48、升降块;49、压杆;50、压板;51、第二弹簧;52、锁杆;53、第一锁槽;54、第二锁槽;61、导向槽;62、导向块;71、限位槽;72、限位块;411、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包括干扰器本体1和用于便捷携带干扰器本体1的放置部件,所述放置部件包括移动盒21、设于移动盒21内的支撑板22、分别设于移动盒21内底部两侧的转动杆23、开设于移动盒21内底部两侧且位于转动杆23一侧的弧形槽24、设于弧形槽24内的弧形杆25、设于转动杆23一侧的转动板26、设于转动杆23另一侧的拨杆27、套设于弧形杆25外侧的第一弹簧28、用于对干扰器本体1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移动盒21进行封闭的锁扣部件,所述转动杆23与移动盒21转动连接,所述拨杆27顶部为弧形,所述拨杆27顶部与支撑板22底部接触,所述弧形杆25与转动板26滑动连接。
[0026]参考图2,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支撑板22顶部两侧的滑槽31、设于滑槽31内的滑块32、设于滑块32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包括干扰器本体(1)和用于便捷携带干扰器本体(1)的放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件包括移动盒(21)、设于移动盒(21)内的支撑板(22)、分别设于移动盒(21)内底部两侧的转动杆(23)、开设于移动盒(21)内底部两侧且位于转动杆(23)一侧的弧形槽(24)、设于弧形槽(24)内的弧形杆(25)、设于转动杆(23)一侧的转动板(26)、设于转动杆(23)另一侧的拨杆(27)、套设于弧形杆(25)外侧的第一弹簧(28)、用于对干扰器本体(1)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移动盒(21)进行封闭的锁扣部件,所述转动杆(23)与移动盒(21)转动连接,所述拨杆(27)顶部为弧形,所述拨杆(27)顶部与支撑板(22)底部接触,所述弧形杆(25)与转动板(26)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支撑板(22)顶部两侧的滑槽(31)、设于滑槽(31)内的滑块(32)、设于滑块(32)顶部的夹持板(33)、与滑块(32)相配合的双向螺杆(34)、设于双向螺杆(34)一端的旋钮(35)、开设于移动盒(21)内一侧的升降口(36)以及用于防止支撑板(22)偏移的导向部件,所述双向螺杆(34)与支撑板(22)转动连接,所述滑块(32)与双向螺杆(34)螺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用手持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件包括与移动盒(21)相连的盒盖(41)、设于盒盖(4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峦赛智慧物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