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48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该结构包括有上顶板与下顶板,上顶板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斜板组件,斜板组件包括有与上顶板铰接的外侧板,倾斜的外侧板内侧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内侧板,内侧板自由端上连接有滑动座,位于滑动座下方的下顶板上开设有滑槽,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上顶板与下顶板之间设置有竖板,竖板中部穿插有转轴,转轴自由端与外设驱动部件连接,转轴上铰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两侧均经连杆与对应的内侧板连接,该装置能够快速进行屋顶结构的变换,以此来适用不同的房顶结构(例如平屋顶或坡屋顶),同时整个房屋结构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钢结构以其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可塑性强、节能环保等综合优势,在工业厂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文教体育建设、电力、桥梁、海洋石油工程、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空间逐步扩大,装配式建筑的房顶结构通常是用钢结构构成的,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的房顶,无法进行结构的变换,以此来适应房顶结构不同的功能要求(例如平屋顶或坡屋顶之间的转换),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形式可变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的房顶,无法进行结构的变换,以此来适应房顶结构不同的功能要求(例如平屋顶或坡屋顶之间的转换),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转换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有间隔设置的上顶板与下顶板,所述上顶板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有与上顶板铰接的外侧板,倾斜的外侧板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方向与外侧板倾斜方向一致,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内侧板,所述滑轨自由端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内侧板上的导向块进行限位,所述内侧板自由端上连接有滑动座,位于滑动座下方的下顶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上顶板与下顶板之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端与上顶板连接,下端穿过下顶板设置,所述竖板中部穿插有转轴,所述转轴自由端与外设驱动部件连接,转轴上铰接有菱形状的转动板,水平的转动板两侧均经连杆与对应的内侧板连接,各连杆一端与转动板铰接,内侧板内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轴铰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竖直的贯穿槽,当转动板呈竖直状态时,所述转动板位于贯穿槽内设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中,操作人员在搭建装配式屋顶时,先将外设墙板之间按指定距离固定好,固定完成后将下顶板下表面与外设墙板上端经紧固件连接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调节转动板的位置状态,当转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斜板组件与上顶板之间的角度为最大值,此时整个屋顶呈斜坡式屋顶结构设置,同时由于外侧板与内侧板的位置关系,当斜板组件呈倾斜状态时,能够起到防渗水的作用,当转动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斜板组件随着连杆的转动而转动,与上顶板之间呈直角设置,此时整个屋顶呈平屋顶结构设置,此时外侧板与内侧板组成的斜板组件厚度较厚,加强了屋顶结构的稳定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顶板、下顶板与斜板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快速进行屋顶结构的变换,以此来适应房顶结构不同的功能要求(例如平屋顶或坡屋顶之间的转换),同时整个房屋结构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0008]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各通孔沿转动板中心呈圆周均布,位于转动板两面的贯穿槽内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经销轴与任一通孔销接。通孔与销孔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调整转动板的位置从而任意调节外侧板与内侧板的倾斜角度。
[0009]所述竖板上部设置有L型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竖直段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自由端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贯穿竖板设置,所述上顶板包括有与竖板上端连接的主板以及与主板滑动连接的副板,各副板下端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套接在往复丝杠上,所述外侧板与副板外侧铰接。往复丝杠的设置能够使得上顶板与外侧板、内侧板之间形成的屋顶结构进行改变,选择适用的平屋顶或坡屋顶结构,同时能够根据外设墙体之间的间距对屋顶的跨距进行调节,以此来匹配外墙体之间的间距。
[0010]所述主板内开设有两相背设置的滑动腔,所述副板内侧设置有滑动板,位于滑动腔内的滑动板自由端设置有限位板,当副板滑动至最外侧时,所述限位板抵触在滑动腔外侧内壁上。
[0011]所述滑动座呈倒T字型设置,所述滑动座的竖直段与对应的内侧板连接,滑动座的水平段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呈T型槽状设置。
[0012]位于下顶板下方的竖板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柱,各连接柱与外设墙板之间均经伸缩拉杆连接,所述伸缩拉杆包括有一根设有外螺纹的圆杆以及一个设有内螺纹的圆杆,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旋接。伸缩拉杆的设置提高了该装置与外设墙板连接后的强度,能够随时根据两墙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适用于各种面积的房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1上顶板,101主板,102副板,103滑动腔,104滑动板,105限位板,2下顶板,3斜板组件,301外侧板,302滑轨,303内侧板,304限位柱,305导向块,306滑动座,4滑槽,5竖板,6转轴,7转动板,8连杆,9连接轴,10贯穿槽,11通孔,12安装座,13电机,14往复丝杠,15调节块,16连接柱,17伸缩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有间隔设置的上顶板1与下顶板2,上顶板1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斜板组件3,斜板组件3包括有与上顶板1铰接的外侧板301,倾斜的外侧板301内侧设置有滑轨302,滑轨302方向与外侧板301倾斜方向一致,滑轨302上滑动连接有内侧板303,滑轨302自由端上设置有限位柱304,限位柱304用于对内侧板303上的导向块305进行限位,内侧板303自由端上连接有滑动座306,位于滑动座306下方的下顶板2
上开设有滑槽4,滑动座306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上顶板1与下顶板2之间设置有竖板5,竖板5上端与上顶板1连接,下端穿过下顶板2设置,竖板5中部穿插有转轴6,转轴6自由端与外设驱动部件连接,转轴6上铰接有菱形状的转动板7,水平的转动板7两侧均经连杆8与对应的内侧板303连接,各连杆8一端与转动板7铰接,内侧板303内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轴9,连杆8另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轴9铰接,竖板5上开设有竖直的贯穿槽10,当转动板7呈竖直状态时,转动板7位于贯穿槽10内设置。转动板7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各通孔11沿转动板7中心呈圆周均布,位于转动板7两面的贯穿槽10内均开设有销孔,销孔经销轴与任一通孔11销接。通孔11与销孔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调整转动板7的位置从而任意调节外侧板301与内侧板303的倾斜角度。竖板5上部设置有L型的安装座12,安装座12的竖直段上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间隔设置的上顶板与下顶板,所述上顶板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有与上顶板铰接的外侧板,倾斜的外侧板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方向与外侧板倾斜方向一致,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内侧板,所述滑轨自由端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内侧板上的导向块进行限位,所述内侧板自由端上连接有滑动座,位于滑动座下方的下顶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上顶板与下顶板之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端与上顶板连接,下端穿过下顶板设置,所述竖板中部穿插有转轴,所述转轴自由端与外设驱动部件连接,转轴上铰接有菱形状的转动板,水平的转动板两侧均经连杆与对应的内侧板连接,各连杆一端与转动板铰接,内侧板内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轴铰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竖直的贯穿槽,当转动板呈竖直状态时,所述转动板位于贯穿槽内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各通孔沿转动板中心呈圆周均布,位于转动板两面的贯穿槽内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经销轴与任一通孔销接。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峰刘之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