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咳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药膏
,具体为一种止咳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致病原因主要为外部的邪气侵袭肺系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类型。外感咳嗽治宜驱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宜驱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处理咳嗽咯痰为常见多发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常见的治疗方法以内服药物居多,配合注射对症针剂,多数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且药物副作用较大,易伤及胃、肾、肝等内脏,且见效慢,或者通过贴相应的止咳贴膏,但是效果一般,同时一张药膏一般需要使用2天左右,容易导致贴药膏的部位不通风气血不流通而引起皮肤瘙痒,降低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咳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材料组成:白芥子7
‑
25、紫苏子4
‑
18、莱菔子6
‑
30、方桑叶1
‑
13、甘草6
‑
22、生麻黄2
‑
25份、荆芥4
‑
30份、干姜4
‑
30份、蝉衣0.5
‑
20份、杏仁2
‑
25份、母菊4
‑
30份、生石膏8
‑
40份、全瓜蒌2
‑
25份、白芍0.4
‑
30份、生甘草5
‑
20份、半夏2
‑
25份、桃仁2
‑
25份。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止咳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制备方法中止咳外用贴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预处理、S2、初次煎煮、S3、提取过滤、S4、煎煮浓缩、S5、混合瓜尔胶、S6、涂抹包装,其中:S1、备料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筛选称重、b、切割研磨,其中:a、筛选称重:选取优质原料并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料,称取下比例重量的材料:白芥子7
‑
25、紫苏子4
‑
18、莱菔子6
‑
30、方桑叶1
‑
13、甘草6
‑
22、生麻黄2
‑
25份、荆芥4
‑
30份、干姜4
‑
30份、蝉衣0.5
‑
20份、杏仁2
‑
25份、母菊4
‑
30份、生石膏8
‑
40份、全瓜蒌2
‑
25份、白芍0.4
‑
30份、生甘草5
‑
20份、半夏2
‑
25份、桃仁2
‑
25份;b、切割研磨:将步骤a、筛选称重中选取的原料分别通过切割装置切成片状,然后通过研磨装置研磨成颗粒状;S2、初次煎煮:将步骤b、切割研磨得到的颗粒状原料加入蒸馏水混合,蒸馏水与颗粒原料的比例为10:1;S3、提取过滤:将步骤S2、初次煎煮中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松,倪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夏中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