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负荷响应分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运行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负荷响应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未来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能源互联”的典型特征,面对运行方式多样化、灵活资源稀缺化、源荷界限模糊化等特点,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逐渐成为缓解系统供需平衡问题的重要互动资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充放电参与需求响应项目可以为系统提供削峰填谷、调频和旋转备用等辅助服务,用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平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等,作为智能电网供需侧协调的重要手段。
[0003]其中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是电动汽车充电实施需求响应的重要方式。配电网运营商为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优化,不仅需要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完全商业化的市场中,用户对激励的认可度和参与度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负荷的需求响应特性,量化不同激励对电动汽车用户改变原有充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负荷响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动汽车用户样本数据确定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无条件下、提前条件下以及延后条件下的总体充电负荷曲线;基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无条件下、提前条件下以及延后条件下的总体充电负荷曲线分析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负荷限值;基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负荷限值分析电动汽车用户负荷的调节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动汽车用户样本数据确定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无条件下、提前条件下以及延后条件下的总体充电负荷曲线,包括:基于电动汽车用户样本数据确定电动汽车用户的响应率函数和可接收时移函数;基于电动汽车用户的响应率函数确定电网节点的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数量;获取电动汽车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和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已行驶里程的概率密度函数;基于电动汽车用户的可接收时移函数确定时间提前条件下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和时间延后条件下充电起止时间概率密度函数;基于电网节点的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数量、电动汽车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已行驶里程的概率密度函数、电动汽车用户的可接收时移函数、时间提前条件下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和时间延后条件下充电起止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确定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无条件下、提前条件下以及延后条件下的总体充电负荷曲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样本数据包括:电动汽车用户考虑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集合A={a1,a2,...a
n
},电动汽车用户在A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集合B={b1,b2,...b
n
},电动汽车用户确定会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集合C={c1,c2,...c
n
},电动汽车用户在C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集合D={d1,d2,...d
n
},其中,a
n
为第n个电动汽车用户考虑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b
n
为第n个电动汽车用户在A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c
n
为第n个电动汽车用户确定会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d
n
为第n个电动汽车用户在C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的响应率函数的计算式如下:上式中,y2=100%,y为电动汽车用户的整体响应率,v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的响应率,n为电动汽车用户总数;其中,所述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的响应率的计算式如下:上式中,x=x1+k
△
x,x1=min{a1,a2,...a
n
},a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考虑提前或延后
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c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确定会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的度电补贴最小值,
△
x为第一步长,k为步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的可接收时移函数的计算式为:上式中,t
′
为电动汽车用户的整体可接收时移,q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的可接收时移;其中,所述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的可接收时移的计算式为:上式中,p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的补贴值,b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在A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d
i
为第i个电动汽车用户在C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提前或延后充电时间,u=u1+k
△
u,u1=min{a1,a2,...a
n
},
△
u为第二步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节点的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数量的计算式为:N
re
=yN
EV
上式中,N
re
为电网节点的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数量,N
EV
为电网节点的电动汽车用户数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提前条件下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ρ
ad
的计算式为:ρ
ad
(t)=ρ
t
(t
‑
t
′
)所述时间延后条件下充电起止时间概率密度函数ρ
de
的计算式为:ρ
de
(t)=ρ
t
(t+t
′
)上式中,ρ
t
为电动汽车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密度函数,t为统计时刻,t
′
为电动汽车用户的整体可接收时移。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无条件下的总体充电负荷曲线的确定过程包括:利用电动汽车充电起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光华,李宏胜,王晓甜,史轮,张凯,张然,汪洋,高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