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390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一次能源的消耗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势在必行。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从1.7万辆增加到720万辆。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电源,已在市场成功应用。然而,目前商用化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推广的障碍。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是目前主要的突破方向。过渡金属层状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正极材料,已逐步产业化应用。其中,镍元素在充放电中转移的电子数较多,对材料的比容量起决定性作用。但材料的晶体结构不稳定性,导致了许多问题,如材料合成困难、首次充放电效率低、循环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不高、安全性能较差等。这一缺陷极大地阻碍了该材料的推广应用。一般采用精细的热处理、富氧烧结和异质原子掺杂,通过抑制锂镍混排来改善材料的层状结构特点,然而,对于不同元素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
x

y
Na
y
Ni
z
M1‑
z
O2,其中M为Mn、Mg、Ti、Al、Co中的一种或多种,0<x≤1,0<y<0.1,0.5≤z<1;所述正极材料的I(003)/I(104)>1.2,I006与I012分峰明显;所述正极材料是通过先制备前驱体材料Na
x
Ni
z
M1‑
z
O2,再通过熔盐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得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
x

y
Na
y
Ni
z
Co
w
Mn1‑
z

w
O2,其中0<x≤1,0<y<0.1,0.5≤z<1,0≤w≤0.5。3.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Na
x
Ni
z
M1‑
z
O2前驱体:将金属M源、Ni源与钠源均匀混合,烧结,冷却,得到前驱体材料Na
x
Ni
z
M1‑
z
O2;其中M为Mn、Mg、Ti、Al、Co中的一种或多种,0<x≤1,0.5≤z<1;S2、将所得Na
x
Ni
z
M1‑
z
O2前驱体与锂源混合后进行熔盐离子交换,得到块状材料;S3、将所得块状材料进行清洗,经固液分离和干燥,得到粉末材料;S4、将所得粉末材料进行热处理,即得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超罗玉红韦韩信汤林波黄英德贺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