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床夹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车床机加工中,工装夹具在机加工中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快速装夹定位,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行业内的夹具设计都是针对人工单机操作,虽然做到了快速装夹定位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人工操作仍然有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将工件切换被加工面时,例如加工弯头、四通管等产品的时候,传统的夹具需要将工件进行二次装夹,也就是先车出一个管接头,然后再将工件在水平面内转动90度,再继续车出第二个管接头,这样的方式由于二次装夹会导致产品的同心度存在不稳定;而在自动化加工中,需要转换生产加工面时,需要二次把毛胚摆在料盘,或者增设转换台,经过多次定位转换,相当于多次装夹定位,对产品的同心度有着很大的波动,再者就是从新定位转换更是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两个夹块相对的面上各自通过压块伸缩转动控制装置设置一个压块的方式,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包括主轴(1),所述主轴(1)的端面上通过夹持控制机构径向滑动设有两个夹块(2),两个所述夹块(2)之间的连线的中点位于所述主轴(1)的中轴线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块(2)之间相向的面上各设有一个压块(3),每个所述夹块(2)内均设有压块伸缩转动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夹块(2)上的压块(3)与该夹块(2)内的压块伸缩转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块(2)内的压块伸缩转动控制装置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伸缩转动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内缸(4)内的伸缩控制机构和设于外缸(5)与内缸(4)之间的转动控制机构,所述内缸(4)同轴设置于所述外缸(5)内,所述伸缩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伸出所述内缸(4)外与所述夹块(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活塞(6)、活塞杆(7)、楞条(8),所述楞条(8)轴向设于所述内缸(4)的内圆周面上,所述活塞(6)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缸(4)的内圆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塞(6)上设有与所述楞条(8)密闭滑动连接的缺口(9),所述活塞杆(7)的一端与所述活塞(6)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内缸(4)与所述夹块(2)固定连接,所述内缸(4)的外圆周面通过动密封与所述外缸(5)的底端顶端密闭连接,所述内缸(4)的底部设有通气孔(10),所述夹块(2)上设有与所述通气孔(10)对应的通气道(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工件被加工面的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所述内缸(4)的外圆周面上圆周等距设置的四个叶片(12),每个所述叶片(12)远离所述内缸(4)的一端与所述外缸(5)的内圆周面密闭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叶片(12)在所述外缸(5)的长度方向线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缸(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滑动密闭连接,所述外缸(5)的内圆周面上径向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伸缩舌(13)、第二伸缩舌(14)、第三伸缩舌(15),所述第一伸缩舌(13)和第二伸缩舌(14)分别所述外缸(5)的轴线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三伸缩舌(15)在所述第二伸缩舌(14)远离所述第一伸缩舌(1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伸缩舌(14)与所述第三伸缩舌(15)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叶片(12)的厚度,所述第一伸缩舌(13)背向所述第二伸缩舌(14)的一面为曲面(16),第一伸缩舌(13)朝向向所述第二伸缩舌(14)的一面为平面(17),所述第二伸缩舌(14)与第三伸缩舌(15)朝向所述第一伸缩舌(13)的一面均为曲面(16),所述外缸(5)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孔(18)、第二气孔(19)、第三气孔(20),所述第一气孔(18)对应设于所述第一伸缩舌(13)处,所述第一气孔(18)在所述外缸(5)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包围所述第一伸缩舌(13)在所述外缸(5)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气孔(18)朝向所述第一伸缩舌(13)的曲面(16)的一侧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伸缩舌(13),所述第一气孔(18)背向所述第一伸缩舌(13)的曲面(16)的一侧的边沿在所述第一伸缩舌(13)的平面(17)与第一伸缩舌(13)的平面加上所述叶片(12)的厚度之间,第二气孔(19)与所述第一气孔(18)在所述外缸(5)的横截面上以外缸(5)的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凃士雄,凃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沅亨流体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