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3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包括可变标牌显示板、可变标线显示板、控制器和路况检测装置;每一上游匝道在对应车辆进入合流渐变段的每一车道均设有可变标牌显示板和可变标线显示板;每一上游匝道至下游主线的路面下均设有路况检测装置;路况检测装置与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将采集到的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发送给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根据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判断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控制器改变每一可变标线显示板在相应的上游匝道至合流渐变段之间显示的引导标线及导向箭头,分配进入合流渐变段的车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道路标线进行动态管理,按需分配上游接入车道的资源分配,提高道路利用率并有效节约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特别涉及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立交合流,包括主线合流、枢纽匝道合流、集散匝道合流、连续合流等内容,是依据交通量大小,按车道数和通行能力平衡的原则决定车道规模及布置形式,因此往往预测年交通量一经确定,道路立交分合流上下游的车道规模及断面几何尺寸基本固定,并通过地面标线体现。
[0003]然而,道路实际运行中,存在着高峰/平峰运行、交通事故、紧急情况等各类工况,同时预测交通量和实际交通量之间势必产生差异,因此始终如一的上下游车道规模显然难以适应特定情况下的特定需求,这类不适应可主要体现于对上游两根匝道的车道规模、合流后下游主线的总车道规模的不同需求。
[0004]同时,当遇到建设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协调上下游道路的车道规模和交通组织,往往出现两难的局面,无法两全其美。
[0005]如若可根据不同工况和实际交通需求,通过在合流区设置道岔式的可变标线系统,结合上游道路的实时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对上游道路接入合流区域的车道规模进行动态调整,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0006]对于这种临时调整车道规模的情况,目前多采用设置临时分隔物的措施,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7]1、处置、调整依赖人工,响应速度慢,不能做到第一时间调整到位,灵活性不足,并可能存在二次干扰;
[0008]2、物理分隔物对行车安全存在隐患;
[0009]3、分隔物及围挡的设置需耗费人力,且对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0010]因此,如何实现对道路标线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交通运行的不同工况,按需分配上游接入车道的资源分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实现的目的是对道路标线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交通运行的不同工况,按需分配上游接入车道的资源分配,合理控制合流后的主线工程规模,提高道路利用率并有效节约工程造价。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设置于两条以上上游匝道合并至一条下游主线的路段;两条以上所述上游匝道与所述下游主线之间设有合流渐变段。
[0013]包括可变标牌显示板、可变标线显示板、控制器和路况检测装置;
[0014]每一所述上游匝道在对应车辆进入所述合流渐变段的每一车道均设有所述可变标牌显示板和所述可变标线显示板;
[0015]每一所述上游匝道至所述下游主线的路面下均设有所述路况检测装置;
[0016]所述路况检测装置与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将采集到的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发送给所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
[0017]所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根据所述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判断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控制器改变每一所述可变标线显示板在相应的所述上游匝道至所述合流渐变段之间显示的引导标线及导向箭头,分配进入所述合流渐变段的车道。
[0018]优选的,每一所述可变标牌显示板均用于发布所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发布的相应的所述匝道的当前信息、前方主线信息和综合信息。
[0019]优选的,每一所述可变标线显示板均包括灯板及内置控制器。
[0020]优选的,每一所述可变标牌显示板均通过龙门架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匝道的车道上方。
[0021]优选的,两条以上所述上游匝道以及相应的所述下游主线的路段均为高架道路、城市快速路或者隧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对道路标线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交通运行的不同工况,按需分配上游接入车道的资源分配,合理控制合流后的主线工程规模,提高道路利用率并有效节约工程造价。
[0024]本专利技术在有限的道路资源或建设条件制约下,显著提高上下游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道路对各类交通工况的适应性,与交通需求进行更精准的匹配,提高设施的灵活性和建造性价比。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0027]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另一工况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0028]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变标线显示板示意图。
[0029]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变标线系统平面图。
[0030]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另一工况的可变标线系统平面图。
[0031]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应用在A、B两条匝道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0032]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应用在另一工况的A、B两条匝道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0033]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应用在A、B两条隧道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0034]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应用在另一工况的A、B两条隧道的可变标线系统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
[0036]如图1至图9所示,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设置于两条以上上游匝道合并至一条下游主线的路段;两条以上上游匝道与下游主线之间设有合流渐变段。
[0037]包括可变标牌显示板、可变标线显示板、控制器和路况检测装置;
[0038]每一上游匝道在对应车辆进入合流渐变段的每一车道均设有可变标牌显示板和可变标线显示板;
[0039]每一上游匝道至下游主线的路面下均设有路况检测装置;
[0040]路况检测装置与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将采集到的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发送给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
[0041]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根据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判断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控制器改变每一可变标线显示板在相应的上游匝道至合流渐变段之间显示的引导标线及导向箭头,分配进入合流渐变段的车道。
[0042]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可变标牌显示板均用于发布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发布的相应的匝道的当前信息、前方主线信息和综合信息。
[0043]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可变标线显示板均包括灯板及内置控制器。
[0044]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可变标牌显示板均通过龙门架设置在相应的匝道的车道上方。
[0045]在某些实施例中,两条以上上游匝道以及相应的下游主线的路段均为高架道路、城市快速路或者隧道。
[0046]如图6和图7所示,在城市交通中,立交匝道流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期呈现不同的交通特征,A匝道与B匝道的流量峰值不同步,但合流之后的总流量几乎一致,由于土地资源受限,往往下游车道规模不能做到同时满足两个匝道最大规模之和的需求。
[0047]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满足匝道和主线各自的通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分配合流区域的上游匝道车道规模,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工程可实施性及交通适应性。
[0048]如图8和图9所示,在隧道中,断面的尺寸对投资影响较大,下游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岔式匝道合流控制装置,设置于两条以上上游匝道合并至一条下游主线的路段;两条以上所述上游匝道与所述下游主线之间设有合流渐变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标牌显示板、可变标线显示板、控制器和路况检测装置;每一所述上游匝道在对应车辆进入所述合流渐变段的每一车道均设有所述可变标牌显示板和所述可变标线显示板;每一所述上游匝道至所述下游主线的路面下均设有所述路况检测装置;所述路况检测装置与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将采集到的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发送给所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所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根据所述车流量和车速信息,判断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控制器改变每一所述可变标线显示板在相应的所述上游匝道至所述合流渐变段之间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振清生姝婷田远张怡然金兆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