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砂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30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收砂的输送装置,输送机构包括呈一端低、一端高布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与料斗相连,所述的输送带上、下两端的上、下带辊平行且辊芯位于水平向,输送带的带宽方向与上、下带辊的辊长方向一致,上、下带辊之一为动力辊。将料斗与输送带上连接的支座连接,这样就避免了料斗与输送带直接接触的机会,盛装有高温的外型砂或覆膜砂型砂的料斗并不会将200℃的高温直接传递到输送带,只有部分热量经支座传导至输送带上,当料斗抵达高位将砂倾倒至砂仓后的整个下降行程段,料斗基本上可以降低至现场室温,可以确保输送带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确保输送带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确保输送带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收砂的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浇铸过程回收砂的输送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用于钢球等微小件生产的覆膜砂型铸造,主要采用埋沙浇注方式,该方式需首先制作覆膜砂型(也即芯模),板状覆膜砂型的一侧板面密布半圆形空腔a的两块覆膜砂型板合模即围合而成多个球状型腔,各半圆形空腔a间设置连接彼此的用于连接主浇道b的钢水流道c,如图1

3所示,之后再将其合模后的覆膜砂型单组埋入普通外型沙中,参见名称为“覆膜砂型负压浇注方法及浇注系统”(专利号为ZL201310275697.9)的专利文献。
[0003]浇铸完成后需要将砂(普通外型沙、覆膜砂废型砂)、件(成型的钢质微球)分离,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是直接倾翻砂箱使砂、(钢)球堆置在场地上,待其适当冷却后再将成型钢球与砂分捡拾取出来。这样不仅耗时长,分拣效率低,而且高温、扬尘环境下作业严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
[0004]名称为“一种主减速器壳体的铸造方法”(文献号CN 106825438 A)公开了“(2)出箱;采用全自动出箱机构,设备自动翻箱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端低、一端高布置的输送带(10),输送带(10)上固定连接有支座(20),支座(20)与料斗(30)相连,所述的输送带(10)上、下两端的上、下带辊(11、12)平行且辊芯位于水平向,输送带(10)的带宽方向与上、下带辊(11、12)的辊长方向一致,上、下带辊(11、12)之一为动力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20)为角钢或槽钢,支座(20)上的远离输送带(10)带面的部位与料斗(3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20)为角钢,其立板(21)与料斗(30)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10)的同位处沿带宽方向间隔布置2~3个支座(2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20)与料斗(30)和/或与输送带(10)之间设置绝热垫(4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下游料斗(30)紧邻的接料口口域构成连续衔接的接砂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30)包括斗底(31),斗底(31)的后边、前边侧分别布置后斗壁(32)、前斗壁(33)且后斗壁(32)上边高、前斗壁(33)的上边低,斗底(31)、后斗壁(32)、前斗壁(33)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发胡适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中发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