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30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支撑板上设置有一用于设置外置模组的镂空孔和多个开口;支撑板设置有第一区和第二区,多个开口设置在第一区,第一区设置在镂空孔的至少一侧,第二区设置在第一区远离镂空孔的至少一侧;支撑板对应于第一区的部分的刚度小于支撑板对应于第二区的部分的刚度。本申请实施例在镂空孔的至少一侧设置具有开口的第一区,通过设置开口来降低第一区的刚度,进而在进行模组压合时,提高第一区部分的应力释放效果,从而降低支撑板上的镂空孔周围存在印痕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高屏占比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为最大限度提高OLED显示屏的占比,显示领域业内的研究重点已从传统二维平面式屏幕向三维曲面式OLED转移。然而,受当前模组制程能力的限制,高屏占比的曲面式OLED屏的良率一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在模组在立体贴合成型过程中,模组材料之间界面因受力不均容易导致器件层和材料层间脱粘,极大地影响着良率的提升。此外,因屏下指纹的开发需求,模组叠构中常设计有对应指纹传感的开孔。开孔的存在,破坏了原有模组支撑层的整面平整性,在贴合时因治具设备的顶压力的存在,会在开孔周围形成印痕。印痕的存在,会在屏体的表面形成显示不良,如残影、色相不均、暗线、黑斑的现象。因此,有效解决OLED曲面屏在立体贴合过程中,提高曲边贴合良率,以及降低开孔周围存在印痕现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制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在进行模组压合时,降低支撑板上的镂空孔周围存在印痕的风险。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用于设置外置模组的镂空孔和多个开口;
[0005]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区和第二区,多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一区设置在所述镂空孔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区远离所述镂空孔的至少一侧;
[0006]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一区的部分的刚度小于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二区的部分的刚度。
[0007]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个直边区,所述直边区包括多个直边子区;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直边子区依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直边子区的刚度递增。
[0008]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直边子区的延伸方向;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的长度。
[000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一间距小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一间距。
[001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平行于所述镂空孔的周沿方向上,每一所述直
边子区的所述第一开口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0011]其中,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间距之和相等。
[0012]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边子区包括至少一排所述第一开口;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某一排的一所述第一开口与其相邻排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分重叠设置。
[0013]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区,所述弯曲区包括多个弯曲子区;在所述第一区中,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弯曲子区依次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弯曲子区的刚度递增。
[001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弧长度方向为所述弯曲子区的延伸方向;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弯曲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的弧长度大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的弧长度。
[001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直边区,所述直边区包括多个直边子区;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
[0016]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直边子区依次排列设置,一所述直边子区对应连接一所述弯曲子区;
[0017]多个所述开口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直边区,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弯曲区;
[0018]平行于所述镂空孔的周沿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部分的弧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弧度方向。
[001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弯曲子区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弯曲子区的圆心角为90度;一所述直边子区的中线和与所述直边子区相连的所述弯曲子区的中线相切。
[002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平坦部分和连接于所述平坦部分至少一侧的弯曲部分,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二区和所述镂空孔设置在所述平坦部分上;
[0021]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弯曲部分的第三区,多个所述开口还包括第四开口,多个所述第四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三区上;
[0022]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三区的弯曲部分的刚度小于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二区的平坦部分的刚度。
[0023]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包括多个竖直子区;在所述第三区中,自靠近所述第二区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区一侧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竖直子区依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竖直子区的刚度递减。
[002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口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三区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三区中,自靠近所述第二区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区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开口的长度递增。
[002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自靠近所述第二区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区一侧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竖直子区中,靠近所述第二区的所述竖直子区的第四开口之间的第二间距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区的所述竖直子区的第四开口之间的第二间距。
[0026]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竖直子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在每一所述竖直子区中,所述第四开口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27]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同一所述竖直子区的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开口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间距;
[0028]其中,在任意两个所述竖直子区中,所述第四开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间距之和相等。
[002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子区包括至少一排所述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某一排的一所述第四开口与其相邻排的两个所述第四开口部分重叠设置。
[003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包括两条第一边线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线,一所述第一边线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二边线的一侧,所述第一边线呈圆弧状。
[0031]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0032]如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用于设置外置模组的镂空孔和多个开口;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区和第二区,多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一区设置在所述镂空孔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区远离所述镂空孔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一区的部分的刚度小于所述支撑板对应于所述第二区的部分的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个直边区,所述直边区包括多个直边子区;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直边子区依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直边子区的刚度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直边子区的延伸方向;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一间距小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一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镂空孔的周沿方向上,每一所述直边子区的所述第一开口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其中,在任意两个所述直边子区中,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间距之和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子区包括至少一排所述第一开口;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某一排的一所述第一开口与其相邻排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分重叠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区,所述弯曲区包括多个弯曲子区;在所述第一区中,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弯曲子区依次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弯曲子区的刚度递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弧长度方向为所述弯曲子区的延伸方向;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在任意两个所述弯曲子区中,靠近所述镂空孔的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的弧长度大于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所述弯曲子区的第二开口的弧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包括至少一直边区,所述直边区包括多个直边子区;多个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边子区的第一开口;自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镂空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直边子区依次排列设置,一所述直边子区对应连接一所述弯曲子区;多个所述开口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