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及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10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柔性滑橇、定位基础、定位单元、上件机构、转移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和存放库;所述柔性滑橇、所述上件机构和所述存放库从所述定位点向横向外侧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滑橇上且纵向设置2个以上的定位基础,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定位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补焊线多车型定位兼容瓶颈问题,可以无限兼容,切换工位布置在空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不影响生产线其他焊接工位布置。线其他焊接工位布置。线其他焊接工位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及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制造
,具体是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整车厂的焊装车间白车身补焊线的柔性定位方式主要有线旁翻转定位技术、滑橇随行翻转定位技术、线旁NC柔性定位结技术等;
[0003]1、线旁翻转定位技术,是由多组线旁翻转夹具组成,气缸实现夹具的翻转,每个车型至少由4组定位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工作时,翻转机构动作往上翻转,白车身通过升降机构落到对应的夹具上,焊接完成后升降机构把白车身举升起来,翻转机构往下翻转,避让输送机构,输送机构把白车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这种方式最多可以实现4~6种车型共线,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4]1、动作频繁,每过一台车都需要翻转机构动作两次,非增值时间长;
[0005]2、兼容能力差,每个车型至少4组独立定位单元,车型多了在空间上很难设计避让,甚至要更改之前的夹具才能布置新夹具;
[0006]3、焊接空间受限,随着越来越多新车型导入,夹具越来越多,焊接空间越来越少,导致后续新车型难以导入;
[0007]4、夹具多导致气路复杂,电控程序逻辑繁琐,改造困难。
[0008]5、定位精度差。
[0009]2、滑橇随行翻转定位技术,通常由滑橇上的翻转工装和线旁切换夹具组成,如图2,每个车型至少由4组定位单元处于工作状态,线旁夹具布置在特定的工位。当需要生产某种车型时,线旁切换机构把对应的夹具翻转到工作位,而其他车型的夹具翻转到非工作位,避让白车身。这种方式最多可以实现4~6种车型共线,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0010]1、柔性能力差,每一个车型都占用一个位置,空间受限很难设计避让,限制了其柔性能力。
[0011]2、滑橇笨重,随着新车型导,夹具越来越多,导致滑橇越来越重。
[0012]3、稳定性差,定位精度不高。
[0013]4、新车型导入困难,包括焊接空间,现场改造测量等都要花大量时间去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及定位方法,解决补焊线多车型定位兼容瓶颈问题,可以无限兼容,切换工位布置在空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不影响生产线其他焊接工位布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包括位于对应白车身4个定位点外侧的4个定位部,即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四个部位。
[0017]所述定位部包括柔性滑橇、定位基础、定位单元、上件机构、转移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和存放库;所述柔性滑橇、所述上件机构和所述存放库从所述定位点向横向外侧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滑橇上且纵向设置2个以上的定位基础,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定位基础上,采用多个定位基础可实现多个车型的定位。
[0018]所述分拣机构设置在存放库旁,所述转移输送机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分拣机构和所述上件机构,
[0019]所述转移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两个可旋转变换位置的抓取所述定位单元的抓取器,所述分拣机构上均设置有两个可旋转变换位置的抓取所述定位单元的抓取器,所述上件机构上可旋转设置有抓取所述定位单元的抓取器。采用可旋转变化位置的抓取器,实现不同车型定位单元的抓取切换。可以把定位单元输送转移到空间比较大的位置存储,解决了线旁空间不足和机器人可达性问题,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和缩小抓取设备最小化。
[0020]本专利技术只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把普通的滑橇更换成柔性滑橇,然后在空中设置切换工位,在切换工位的两侧布置相应的上件机构、分拣机构等就可以实现,而且每个定位点只需布置两个存放库即可实现至少10个车型的生产。该方案投资成本低,易于实施,兼容性大。
[0021]本专利技术可以兼容多品种多车型混线生产,解决了多平台车型共线混流生产问题,可以无限兼容。切换工位布置在空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不影响生产线其他焊接工位布置。
[0022]优选的,所述柔性滑橇上部四个角分别对应白车身4个定位点,每个所述的定位部的定位基础沿所述柔性滑橇的纵向设置。滑橇能主要包括滑橇本体、定位基础、定位单元等,由这几部分的相互结合就可以兼容生产多种车型,利用这两组定位基础上安装定位单元即可以实现对该白车身定位,而没有利用到的定位基础则闲置;而当另外一个车型距离其他定位基础相对较近时,就可以选择其他定位基础,只需把原理的定位单元换下来,把新车型的定位单元换上去即可;柔性滑橇的定位范围基本上覆盖了一个汽车企业所有平台的所有车型的前、后部定位特征,实现所有车型在该补焊线的柔性生产。
[0023]优选的,所述上件机构包括第一底座,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X轴滑移单元、第一Y轴滑移单元、第一Z轴滑移单元和R轴旋转单元;所述R轴旋转单元上设置有抓取器,所述第一X轴滑移单元可实现纵向滑移,所述第一Y轴滑移单元可实现横向滑移,第一Z轴滑移单元可实现上下滑移,所述R轴旋转单元可抓取器实现沿着竖直方向的轴线旋转。上件机构相对于机器人上件具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维修、占用场地空间小等优点,应用在柔性补焊线上投资成低,回报率高,容易实施。
[0024]具体的,所述转移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底座,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的滑移部、旋转机构;所述第三底座上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所述滑移部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还包括第一放置点和第二放置点放置点,所述第一放置点和第二放置点放置点分别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两端,所述第一放置点和第二放置点分别用于放置新车型和就车型对应的定位单元。
[0025]优选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第二底座,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X轴滑移单元、第二Y轴滑移单元和第二Z轴滑移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二Z轴滑移单元上的两个所述抓取部件,两个所述抓取部件分别对应新旧车型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抓取部件均构
造为可旋转结构,所述抓取部件上设置有抓取器。该分拣机构由设计有XYZ三轴直线滑移单元和两个简单的旋转单元组成,其利用简单滑移和旋转功能就可以实现对布置在其左右两侧存放库的定位单元进行分拣操作,不仅动作简单,而且分拣的范围广,效率高。相对于机器人上件具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维护维修、占用场地空间小、实用性强等优点,应用在柔性补焊线上很好地体现了低成本,高价值理念。
[0026]优选的,所述存放库纵向设置在所述分拣机构两侧,所述存放库包括竖向设置的存放框架,以及至少两层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于所述存放框架的框体中的阵列层;每层所述阵列层包括沿一水平阵列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定位单元套筒,所述定位单元套筒用于存放定位单元。该存放库应用在柔性补焊线上,可以利用比较小的空间就可以实现较多车型定位单元存放。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线需求设计存放架层数M和每层套筒N,另外如果该生产线车型比较多,一个存放架不满足,也可以设计多个存放架K。生产线可以柔性生产车型数为K
×
M,可以存放定位单元数为K
×
M
×
N。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对应白车身4个定位点外侧的4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柔性滑橇(1)、定位基础(2)、定位单元(3)、上件机构(4)、转移输送机构(5)、分拣机构(6)和存放库(7);所述柔性滑橇(1)、所述上件机构(4)和所述存放库(7)从所述定位点向横向外侧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滑橇(1)上且纵向设置2个以上的定位基础(2),所述定位单元(3)安装在定位基础(2)上,所述分拣机构(6)设置在存放库(7)旁,所述转移输送机构(5)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分拣机构(6)和所述上件机构(4),所述转移输送机构(5)上均设置有两个可旋转变换位置的抓取所述定位单元(3)的抓取器(8),所述分拣机构(6)上均设置有两个可旋转变换位置的抓取所述定位单元(3)的抓取器(8),所述上件机构(4)上可旋转设置有抓取所述定位单元(3)的抓取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滑橇(1)上部四个角分别对应白车身4个定位点,每个所述的定位部的定位基础(2)沿所述柔性滑橇(1)的纵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件机构(4)包括第一底座(401),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401)上的第一X轴滑移单元(402)、第一Y轴滑移单元(403)、第一Z轴滑移单元(404)和R轴旋转单元(405);所述R轴旋转单元(405)上设置有抓取器(8),所述第一X轴滑移单元(402)可实现纵向滑移,所述第一Y轴滑移单元(403)可实现横向滑移,第一Z轴滑移单元(404)可实现上下滑移,所述R轴旋转单元(405)可抓取器(8)实现沿着竖直方向的轴线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输送机构(5)包括第三底座(501),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501)上的滑移部(502)、旋转机构(503);所述第三底座(501)上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所述滑移部(502)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501)上,还包括第一放置点(504)和第二放置点(505)放置点,所述第一放置点(504)和第二放置点(505)放置点分别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503)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补焊线多车型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6)包括第二底座(601),依次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601)上的第二X轴滑移单元(602)、第二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文范杨旭磊程楠刘参参樊水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