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51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所述物料运输系统包括支洞和存料区,所述支洞从地面斜向下延伸,所述支洞中铺设有第一齿轨,所述第一齿轨适于供齿轨列车移动,所述第一齿轨设有第一双轨段,所述第一双轨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并行间隔布置;所述存料区位于所述支洞背离地面的一端,所述存料区中设有第二齿轨,所述第二齿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齿轨与所述第一齿轨相连,所述第二齿轨包括第二双轨段和卸料段,所述第二双轨段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并行间隔布置,所述卸料段适于供所述齿轨列车装卸物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具有运输效率较高的优点。较高的优点。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掘进巷道的过程中需要将渣土送至地面并将预制板等物料送至巷道中,盾构机等掘进设备的掘进效率较高,相关技术中的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较低,不能与掘进设备的掘进效率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4]在掘进巷道的过程中,需要运输系统把巷道中的渣土经过坡度较大的支洞运送至地面,由于支洞的坡度较大,所以在支洞中使用齿轨列车运输,齿轨列车在上行时的速度较慢,相关技术中的运输系统中上行的齿轨列车在支洞中移动时,支洞中的齿轨需要清空以避让齿轨列车,影响下行的齿轨列车,从而降低了物料运输系统的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具有运输效率较高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所述的物料运输系统包括:支洞,所述支洞从地面斜向下延伸,所述支洞中铺设有第一齿轨,所述第一齿轨适于供齿轨列车移动,所述第一齿轨设有第一双轨段,所述第一双轨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并行间隔布置;存料区,所述存料区位于所述支洞背离地面的一端,所述存料区中设有第二齿轨,所述第二齿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齿轨与所述第一齿轨相连,所述第二齿轨包括第二双轨段和卸料段,所述第二双轨段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并行间隔布置,所述卸料段适于供所述齿轨列车装卸物料;
[0007]所述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判断所述第一齿轨上的停车情况,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至少一者空置,所述齿轨列车沿着所述第一齿轨运行至空置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处;
[0009]S2:判断所述第二齿轨上的停车情况,若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的至少一者空置,所述齿轨列车继续下行至空置的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处;
[0010]S3:驱动齿轨列车移动至卸料段并完成卸料。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具有运输效率较高的优点。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轨包括第一单轨段和第二单轨段,所述第一双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单轨段和所述第二单轨段之间,且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轨段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轨包括第三单轨段和第四单轨段,所述第二双轨段
连接在所述第三单轨段和所述第四单轨段之间,且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三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所述第四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单轨段相连,所述第四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料段包括第一卸料齿轨和第二卸料齿轨,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并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运输系统包括主洞,所述主洞中设有运输轨道以适于普通轨列车沿其移动,所述运输轨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运输轨道与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相连。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轨道包括主轨道、第一副轨、第二副轨、第一连接轨和第二连接轨,所述第一副轨和所述第二副轨设在所述主轨道的一侧并沿着所述主轨道并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副轨和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对接,所述第二副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对接,所述第一连接轨连接在所述第一副轨和所述第二副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轨连接在所述第一副轨和所述第二副轨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轨和所述第二连接轨交叉布置。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轨包括第一停车段,所述第二副轨包括第二停车段,所述第一连接轨与所述第一副轨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轨与所述第一副轨的连接位置和所述主轨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轨与所述第二副轨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轨与所述第二副轨的连接位置和所述主轨道之间,所述第一停车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轨与所述第一副轨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主轨道之间,所述第二停车段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轨与所述第二副轨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主轨道之间。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运输系统包括地面区,所述地面区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地面区包括第一装卸齿轨和第二装卸齿轨,所述第一装卸齿轨和所述第二装卸齿轨并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装卸齿轨和所述第二装卸齿轨与所述第一齿轨相连。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若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停有上行的齿轨列车,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任意一者中的上行的齿轨列车移动至支洞上端的地面中以供下行的齿轨列车移动至第一双轨段中。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若第三段和第四段中都停有上行的齿轨列车,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任意一者中的上行的齿轨列车移动至第一双轨段中供下行的齿轨列车移动至第二双轨段中。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的流程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支洞101;第一齿轨1;第一双轨段11;第一段111;第二段112;第一单轨段12;第二单轨段13;
[0025]存料区201;第二齿轨2;第二双轨段21;第三段211;第四段212;卸料段22;第一卸料齿轨221;第二卸料齿轨222;第三单轨段23;第四单轨段24;
[0026]主洞301;运输轨道3;主轨道31;第一副轨32;第二副轨33;第一连接轨34;第二连
接轨35;
[0027]地面区401;第一装卸齿轨41;第二装卸齿轨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的物料运输系统包括支洞101和存料区201。
[0031]支洞101从地面斜向下延伸,支洞101中铺设有第一齿轨1,第一齿轨1适于供齿轨列车移动,第一齿轨1设有第一双轨段11,第一双轨段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并行间隔布置。
[0032]具体地,支洞101的一端与地面相连,存料区201位于地面以下,支洞101的另一端与存料区201相连,第一齿轨1沿着支洞10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双轨段11位于第一齿轨1的中段,第一双轨段11还包括两个第一齿轨1道岔,第一段11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料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运输系统包括:支洞,所述支洞从地面斜向下延伸,所述支洞中铺设有第一齿轨,所述第一齿轨适于供齿轨列车移动,所述第一齿轨设有第一双轨段,所述第一双轨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并行间隔布置;存料区,所述存料区位于所述支洞背离地面的一端,所述存料区中设有第二齿轨,所述第二齿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齿轨与所述第一齿轨相连,所述第二齿轨包括第二双轨段和卸料段,所述第二双轨段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并行间隔布置,所述卸料段适于供所述齿轨列车装卸物料;所述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所述第一齿轨上的停车情况,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至少一者空置,所述齿轨列车沿着所述第一齿轨运行至空置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处;S2:判断所述第二齿轨上的停车情况,若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的至少一者空置,所述齿轨列车继续下行至空置的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处;S3:驱动齿轨列车移动至卸料段并完成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轨包括第一单轨段和第二单轨段,所述第一双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单轨段和所述第二单轨段之间,且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轨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轨包括第三单轨段和第四单轨段,所述第二双轨段连接在所述第三单轨段和所述第四单轨段之间,且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单轨段相连,所述第三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所述第四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单轨段相连,所述第四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段包括第一卸料齿轨和第二卸料齿轨,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并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卸料齿轨和所述第二卸料齿轨与所述第四单轨段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运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荣马育华郝明锐闫凯薛喆田舒陈双达刘志更郭志俊祁宏张志耀杨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