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0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其是以一安全电缆连接手提工具及一控制插头,该安全电缆内、外层分别包覆电源线及控制线,该电源线与控制线一端分别与手提工具的马达及开关连接,另一端则连接于控制插头的继电器上,而手提工具即通过继电器控制电源通、断,其中安全电缆上的控制线是来回穿梭包覆于电源线外侧,当安全电缆外皮磨破,致控制线任一节断路时,继电器将随之断路,并同时切断手提工具电源,以确保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如电锯、磨光机或电钻等为一般技工常用的手提工具,此类手提工具内部多设有马达,而马达则需由交流电源供电,一般手提工具是以电源线一端连接至马达,另一端则连设插头,供插接于电源插座;这种供电方式显然不够安全,因一般手提工具为操作时尽量不受电源牵制,而使电源线延伸相当长度,故于手提工具操作时,大部份电源线将与地面接触,而随着操作者移动手提工具,电源线表面也将来回与地面磨擦。已有电源线的结构,其外层虽包覆有橡皮表层,但橡皮是易磨损材料,经过长期与地面接触摩擦,将逐渐使橡皮磨薄,甚至于磨穿造成电源芯线外露,当芯线外露时,即可能发生漏电现象。而漏电时首当其冲即为操作者本身,而手提工具大多采用较高电压,其漏电时对于操作者的冲击及杀伤力将远甚于一般电器,所以传统手提工具的电源供电方式显然有彻底改良的必要。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漏电现象的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其主要是令手提工具通过一安全电缆与控制插头连接,其中安全电缆内、外层分别穿设有电源线及控制线,其一端连接于手提工具上的马达及开关,另一端则连接于控制插头内的继电器上,常态下,手提工具通过开关决定继电器通断,以控制电源的供电,当安全电缆磨破外皮,造成控制线的任一节断线时,则继电器断路,且同时切断电源,藉此得避免漏电现象发生,并维护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其是由手提工具、安全电缆及控制插头组成,其中手提工具上分设有驱动元件及按钮开关,该控制插头内分设有一变压器及一继电器,变压器一次侧连接于电源端,二次侧则与继电器的激磁线圈连接,又继电器的动作接点一端是连接于电源端,另一端则通过安全电缆与手提工具的驱动元件连接。安全电缆是具有内、外夹层,其内层轴心处穿设有电源线,其外侧以外皮包覆,又外皮间穿设有控制线,控制线中间线段是来回绕设于外皮内,并环设于电源线外,该控制线一端与按钮开关连接,另一端则跨接于变压器与继电器间,以控制继电器激磁与否,电源线一端连接于驱动元件,另一端则连接于继电器的动作接点另一端。藉上述控制装置得于安全电缆破裂及控制线断线时切断电源,以防止漏电现象发生。前述的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该安全电缆一端设有接头,该接头分设有多个与控制线及电源线连接的插销,又控制插头上形成有插座,插座内形成有与变压器及继电器连接的导电插槽,得与接头对应插接。前述的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该安全电缆一端接头可通过一延长线连接于控制插头上的插座,其中该延长线结构与安全电缆相同,其两端分设有插座及接头,得与安全电缆一端接头及控制插头上的插座对应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令手提工具通过一安全电缆与控制插头连接,其中安全电缆内、外层分别穿设有电源线及控制线,其一端连接于手提工具上的马达及开关,另一端则连接于控制插头内的继电器上,常态下,手提工具通过开关决定继电器通、断,以控制电源供电。当安全电缆磨破外皮,并切断控制线的任一节时,则继电器断路,并将同时自动切断电源,可避免漏电现象发生,并维护使用安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全电缆的外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插头的内部线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部份,如图1所示,其是由一手提工具10、一安全电缆20及一控制插头30所组成,其中手提工具10内设有一驱动元件11,并于本体下端处设有一按钮开关12,以控制手提工具10的供电,又该驱动元件11及按钮开关12分别与安全电缆20连接,该安全电缆20的构造(如图2所示),设有内、外夹层,其内层的轴心部份以表皮21包覆有电源线22,又表皮21间则穿设有控制线23,其中电源线22可为二条以上的橡皮导线构成,于本实施例中,该电源线22为三条导线,其一端连接于手提工具10的驱动元件11上,另一端则连接于一接头24上,又表皮21间的控制线23主要由两条导线231、232构成,该导线231、232一端是连接于手提工具10上的按钮开关12上,另一端也连接于该接头24上,较特别处是两导线231、232的中间线段部份是来回穿梭于表皮21间,且以等角度包覆于电源线22外侧,该线段来回穿绕的次数,则可视实际需要予以改变,在本实施例中,两导线231、232是在表皮21内来回穿梭三次,换言之,两导线231、232将于表皮21间形成六组线段,并环设于电源线22外侧,即如图2所示的结构。该安全电缆20是由其一端所设的接头24与控制插头30连接,首先该接头24上分设有二组及三组插销241、242,分供连接控制线23及电源线22,又控制插头30上形成有一插座31,插座31内亦设有二组及三组导电插槽311、312,得与接头24上的二组及三组插销241、242对应插接,而该二组及三组导电插槽311、312则分别连接于一变压器32及一继电器33,为便于分析控制插头30的变压器32及继电器33通过安全电缆20与手提工具10的连结关系,将其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线路图,以便于说明。该控制插头30内的控制线路主要是由前述的变压器32及继电器33组成,其中变压器32的一次侧线圈上是与电源端连接,其二次侧则与继电器33的激磁线圈330连接,而手提工具10上的按钮开关12即通过安全电缆20的控制线23跨接于变压器32二次侧及激磁线圈330间,又继电器33的动作接点331两端分别通过安全电缆20的电源线22与变压器32一次侧的电源端及手提工具10上的驱动元件11连接,当手提工具10上的按钮开关12被接通时,继电器33的激磁线圈330将因与变压器32接通而激磁,其激磁后将使动作接点331呈闭路,并接通电源至手提工具10的驱动元件11上,而手提工具10即可开始工作。经上述说明应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动作方式,而藉这种结构,可使电源安全隔离,并可藉以排除因导线破裂所造成的漏电现象。请见图1、图3所示,手提工具10在使用前,须先将控制插头30连接于电源插座上,此时电源仍被控制插头30断开,手提工具10也是断电状态,待手提工具10上的按钮开关12接通时,其上的驱动元件11即通过继电器33接通电源而开始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电缆20仍将与地面摩擦,当安全电缆20表皮21磨损或遭利器刮损,而造成控制线23的任一节导线231、232断线时,则控制插头30内的继电器33将因而断路,并同时切断手提工具10的电源,使电源与手提工具10及安全电缆20完全隔开,从而可防止因输电导线破裂所造成的漏电情况,即使安全电缆20的表皮21磨损,致控制线23外露,如未使其断线时,则因控制线23的工作电压极小(约12伏),也不足以造成触电伤害。为便于手提工具10的灵活使用,该手提工具10与控制插头20可衔接一相当长度的延长线40(如图4所示),该延长线40的结构是与安全电缆20相同,其于两端分设有一接头41及一插座42,其中接头41得对应插接于控制接头30上的插座31,延长线40另一端的插座42则可与手提工具10上安全电缆20一端的接头24连接,以扩大手提工具10的使用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其是由手提工具、安全电缆及控制插头组成,其中手提工具上分设有驱动元件及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插头内分设有一变压器及一继电器,变压器一次侧连接于电源端,二次侧则与继电器的激磁线圈连接,又继电器的动作接点 一端是连接于电源端,另一端则通过安全电缆与手提工具的驱动元件连接,又安全电缆设有内外、夹层,其内层轴心处穿设有电源线,其外侧并以外皮包覆,又外皮间穿设有控制线,控制线中间线段是来回绕设于外皮内,并环设于电源线外,该控制线一端与按钮开关连 接,另一端则跨接于变压器与继电器间,以控制继电器激磁;电源线一端连接于驱动元件,另一端则连接于继电器的动作接点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手提工具安全断电控制装置,其是由手提工具、安全电缆及控制插头组成,其中手提工具上分设有驱动元件及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插头内分设有一变压器及一继电器,变压器一次侧连接于电源端,二次侧则与继电器的激磁线圈连接,又继电器的动作接点一端是连接于电源端,另一端则通过安全电缆与手提工具的驱动元件连接,又安全电缆设有内外、夹层,其内层轴心处穿设有电源线,其外侧并以外皮包覆,又外皮间穿设有控制线,控制线中间线段是来回绕设于外皮内,并环设于电源线外,该控制线一端与按钮开关连接,另一端则跨接于变压器与继电器间,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嘉那西尔安东尼诺
申请(专利权)人:嘉那西尔安东尼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