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0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包括椎间融合器本体,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贯穿椎间融合器本体的三维中空柱,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锯齿凸起,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两条活动槽。该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将椎间融合器本体设计成Z型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椎间融合器本体保留了一定活动度,同时能够防止临近节段应力集中,降低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以及再次手术的风险,通过设置的锯齿凸起结构,达到了防止滑动的效果,通过后处理步骤,能够有效的将动态椎间融合器内通孔内部残留的钽粉进行进一步的清理,提高各个面的光滑度,保证动态椎间融合器的质量。器的质量。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具体为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其所带来的脊椎退行性疾病成为当今社会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脊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椎体节段失稳、骨赘形成产生神经根压迫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一旦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往往最终选择手术治疗。不少学者将现代脊柱外科的精髓归为四部分:减压、融合、矫形、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合并内固定术是现代临床治疗此类疾患的有效手段。椎间融合术常将病变椎间盘摘除,对上下两个椎体进行植骨融合,上下两个节段达到骨性结合之后,即可解除病变所带来的脊椎不稳、疼痛等问题。自椎间融合器(cage)用于脊椎融合并取得成功以来,各种类型的cage相继问世,并被临床广为接受。
[0003]椎间融合器具有支撑、均分载荷等功能,能较好的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的生理曲度,同时cage中所植入的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可使上下椎体实现良好的骨性融合。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椎间融合器包括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包括椎间融合器本体(1),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贯穿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三维中空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锯齿凸起(4),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两条活动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槽(3)对向分布在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内部,且使椎间融合器本体(1)呈Z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内部具有三维中空连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1)是以金属钽粉为原料,以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制得。5.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3D打印用金属钽粉,将钽粉用筛磨机筛磨,取筛下物,然后将筛分好的钽粉送入球磨机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在进行筛分,确保钽粉精度在250目;2)提纯处理,将步骤1)中制得的金属钽粉浸入处理水溶液中进行处理,融去金属钽粉内包含的杂质,然后进行过滤,烘干处理后,对处理完成的金属钽粉在送入,筛磨机和球磨机进行进一步加工,保证钽粉精度在340

360目之间;3)3D打印,将步骤2)中制得好的钽粉装入3D打印机中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模型进行打印,预设三维模型内部均匀分布有通孔,预设三维模型分布在X、Y、Z轴内,其中第一通孔分布坐标为以原点为圆心朝向(1、1、0)延伸,其中第二通孔分布坐标为以原点为圆心朝向(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操柯文灿王丙金华文彬廖志伟马良李高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