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性能评价和混凝土外加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飞速发展,减水剂产品也随之不断更新迭代。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效减水剂具备诸多优异的性能,综合性能优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配制高强性能混凝土方面也应用广泛。聚羧酸系减水剂是现代混凝土技术中重要的外加剂,作为一种水泥工业中的高效减水剂,其主要作用是在不损失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控制凝结时间。目前,聚羧酸系减水剂是唯一能够在达到2.0的水胶比后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的高效减水剂,并且聚羧酸系减水剂相较于传统的萘磺酸盐类减水剂保持混凝土流动性的时间更长。因此,聚羧酸系减水剂被广泛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关于聚羧酸系减水剂掺入混凝土流动性的实验研究,这些传统研究方法包含塌落度实验、维勃稠度实验、跳桌实验、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水化硅酸钙凝胶(C
‑
S
‑
H)模型和聚羧酸系减水剂模型构建水泥浆体的界面模型;将所述界面模型中C
‑
S
‑
H模型的第一端部设置为第一刚体,将所述界面模型中C
‑
S
‑
H模型的第二端部设置为第二刚体;设置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包括:温度、时间步长和刚体厚度;将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赋予所述界面模型后,基于第一预设条件模拟得到水泥浆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界面模型;将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赋予水泥浆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界面模型后,基于第二预设条件模拟得到第二刚体中第一侧面原子在空间坐标系x轴上的坐标位置;所述空间坐标系以第二刚体底部的一端的边界点为原点;根据所述坐标位置确定界面摩擦力;根据所述界面摩擦力确定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
‑
S
‑
H模型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动力学模型构建水泥浆体的界面模型,具体包括:将C
‑
S
‑
H凝胶的结构类似物进行超晶胞,得到C
‑
S
‑
H模型;移除所述C
‑
S
‑
H模型中间硅链层,得到具有中间缺陷空间的C
‑
S
‑
H模型;将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动力学模型和水分子模型嵌入所述C
‑
S
‑
H模型的中间缺陷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赋予所述界面模型后,基于第一预设条件模拟得到水泥浆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界面模型,具体包括:将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赋予所述界面模型得到第一界面模型;将所述第一界面模型中的第二刚体沿所述空间坐标系的z轴固定,并在所述第一界面模型的第一刚体上施加预设值的恒定法向载荷,以模拟得到水泥浆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界面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体系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帅,王慕涵,纪翔,王攀,王鑫鹏,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