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大视场光电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空态势感知
,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大视场光电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太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巨型星座加速部署,空间碎片急剧增加,太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进出太空、利用太空的难度逐步加大。航天器碰撞概率加大,碰撞、解体等事件时有发生,在轨资产安全防护、太空交通管理等对太空态势感知的需求愈发强烈。利用光电望远镜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编目,是准确掌握空间碎片轨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碰撞风险的有效手段。使用地基光电望远镜进行空间碎片探测,主要工作模式包括随动跟踪、等待拦截、广域搜索等。当望远镜视场较大、且探测对象相对运动较慢时,采用广域搜索方式,可满足大视场多目标同时探测、广域快速搜索发现等需求,充分发挥设备观测效益,可有效应用于高轨空间碎片探测。
[0003]为提升高轨空间碎片搜索探测效果,需要在增加探测目标数量的同时,优化探测数据时间分布,以改善定轨精度。传统的基于“汇聚点”观测的搜索方式,是一种受限于小视场技术条件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大视场光电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探测对象区域及搜索策略参数,具体包括星下点经纬度范围、搜索方向、搜索步长、参考高度、步进时间间隔、步进切换时间;S2、在给定的星下点经纬度范围内,生成搜索空域网格序列;S3、从搜索空域网格序列中选择一个搜索位置作为初始化当前候选搜索位置;S4、根据步进时间间隔、步进切换时间,计算搜索计划起止时间区间内的全部观测时刻序列t
j
:t1=t
s
t
j+1
=t
j
+
△
T+t
shift
其中,j=1,2,...,n,n为观测时刻总数,t≤t
j
<t
j+1
≤t
e
,[t
s
,t
e
]对应于搜索计划起止时刻区间;S5、初始化观测时刻
‑
搜索位置组合序列为空,当前观测时刻在全部观测时刻序列中的位置j=1;S6、判断当前观测时刻的望远镜观测站是否满足天光约束,若是,则进入步骤S7,否则将当前观测时刻后移一位j=j+1,当j≤n时,重复步骤S6;当j>n时,进入步骤S10;S7、为当前观测时刻映射候选搜索位置,判断是否满足地影及月相约束,若是,则进入步骤S8,否则转向下一搜索位置并重复步骤S7,直至满足地影及月相约束后进入步骤S8,或遍历搜索空域网格序列中的所有搜索位置后进入步骤S9;S8、将当前观测时刻与候选搜索位置进行映射组合,加入观测时刻
‑
搜索位置组合序列,同时更新当前候选搜索位置;S9、将当前观测时刻后移一位j=j+1,当j≤n时,回到步骤S6;当j>n时,进入步骤S10;S10、对观测时刻
‑
搜索位置组合序列中的每一组合,生成望远镜静止指向等待观测引导数据;S11、对全部观测时刻
‑
搜索位置组合,汇总生成本次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S12、返回搜索观测计划制定结果标识,结束搜索观测计划制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大视场光电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1、设置星下点经纬度范围[(L,B)
s
,(L,B)
e
]组合参数,该组合参数定义为对探测对象的矩形搜索空域,其中(L,B)
s
表示星下点经度/纬度起始位置,(L,B)
e
表示表示星下点经度/纬度结束位置;S12、设置搜索方向参数d,搜索方向d的取值为0或1,d=1标识先固定星下点纬度、沿星下点经度方向搜索,d=0标识先固定星下点经度、沿星下点纬度方向搜索;S13、设置搜索步长组合参数,包括星下点经度搜索步长
△
L、星下点纬度搜索步长
△
B,
△
L、
△
B均取正值;S14、设置参考高度参数H,该参数定义探测对象在搜索区域范围内所处的轨道高度;S15、设置步进时间间隔参数
△
T,该参数定义望远镜在某一指向位置上停留的时间长短;S16、设置步进切换时间参数t
shift
,该参数定义望远镜从当前指向位置步进调整到下一指向位置所需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大视场光电望远镜搜索观测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S21、初始化搜索空域网格序列为空;根据给定的星下点经纬度范围,初始化当前搜索位置(L,B)
i
;S22、初始化星下点经度、星下点纬度步进符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视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