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86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所述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包括:外壳;摩擦部,摩擦部位于外壳内,摩擦部包括上摩擦部与下摩擦部,上摩擦部与下摩擦部的材质不同,上摩擦部与下摩擦部及外壳的侧壁形成减振腔;工作单元设置在减振腔中,工作单元包括永磁体及用于连接永磁体与外壳侧壁的弹力绳;磁性液体分别位于在永磁体朝向上摩擦部和下摩擦部的侧面;导电部,导电部包括导线,导线用于将上摩擦部和下摩擦部电连接;用电单元串联在上摩擦部和下摩擦部之间以构成闭合回路。这样就实现了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同时加快了对振动机械能的转化消耗,提高了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阻尼减振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功能材料,是在纳米尺度的磁性颗粒表面包覆表面活性剂后,将其分散在基载液中形成的稳定胶体溶液。由于其独特的组成和结构,磁性液体兼具流动性与磁性,可以应用在减振器、传感器、密封等多个领域。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是基于磁性液体二阶浮力原理工作的,它具有寿命长、无需外界供能、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航天器中较长部件(如卫星天线、太阳能帆板)的低频、小幅、小加速度的局部减振。
[0003]现有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中的工作单元悬浮稳定性差,阻尼减振效率低,无法把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所述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阻尼减振效果优异,可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
[0005]根据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摩擦部,所述摩擦部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摩擦部包括上摩擦部与下摩擦部,所述上摩擦部与所述下摩擦部的材质不同,所述上摩擦部与所述下摩擦部及所述外壳的侧壁形成减振腔;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减振腔中,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永磁体及用于连接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外壳侧壁的弹力绳;磁性液体,所述磁性液体分别位于在所述永磁体朝向所述上摩擦部和所述下摩擦部的侧面;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用于将所述上摩擦部和所述下摩擦部电连接;用电单元,所述用电单元串联在所述上摩擦部和所述下摩擦部之间以构成闭合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部朝向所述工作单元的侧面、所述下摩擦部朝向所述工作单元的侧面均形成有表面织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部与所述下摩擦部均由高分子材料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部及所述下摩擦部的厚度均为200um~500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才李艳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