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82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包括底座、防护罩、防护门和机床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侧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机床本体,且机床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中心,所述底座的左前方设置有自滤箱,所述自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为钢化玻璃材质梯形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设置有排料板,该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可以对冷却液与铁屑的混合物进行自动过滤,且过滤效果较好,可以将冷却液中含有的铁屑、铁粉以及油脂进行自动过滤,从而保证冷却液的过滤质量以及延长冷却液的使用时间。用时间。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根据用途不同通常分为数控镗铣床和数控车床,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数据稳定、可靠等优点,提高机床加工效率,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
[0003]切削液(冷却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
[0004]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加工工件时需要用冷却液对工件进行喷洒,使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处理,在喷洒的过程中,工件加工所产生的铁屑会与冷却液相混合,传统的过滤方式,是工作人员将含有铁屑的冷却液用滤网进行过滤,而冷却液内较小的铁屑容易堵塞过滤网的网眼,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更换过滤网,同时,一些非常细小的颗粒或者铁粉还是混合在冷却液内,而冷却液在进行循环使用时,冷却液内依旧存在的杂质残留,长时间使用后,就会导致杂质过多聚集和沉淀,使冷却液发生变质,从而使性能下降,对数控机床的刀具和加工的工件都造成了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防护罩、防护门和机床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侧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机床本体,且机床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中心,所述底座的左前方设置有自滤箱,所述自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为钢化玻璃材质梯形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设置有排料板,所述沉淀池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过滤框,所述自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单元、过滤单元二和沉淀单元,所述自滤箱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单元,且传动单元对沉淀单元进行传动,所述自滤箱的顶部左端设置有风干单元,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排液斜面,所述第一排液斜面的最底处分别开设有排渣通槽,所述排渣通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排渣斗,所述排渣斗的上表面等距离阵列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排渣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单元一,所述排渣斗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底座后侧
设置的振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斜面,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前端横向设置有两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防护门,所述防护罩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分别与防护门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分别位于机床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左侧底端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进液端分别穿过防护罩上设置的通孔与防护罩外侧设置的第二连接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第四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泵体,且第四输送管与第二泵体的排液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进液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的另一端位于过滤框的内侧底部。通过防护罩与防护门的设置,可以对机床本体进行保护,通过底座的设置可以对机床本体进行支撑,通过自滤箱内部设置的沉淀池以及输送单元和过滤单元二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对沉淀池底部沉淀的铁屑与铁粉进行自动清理,清理后端铁屑、铁粉则沿排料板排出该设备,通过沉淀池为钢化玻璃材质梯形结构,从而使过滤单元二可以将沉淀池底部沉淀的铁屑、铁粉进行吸附清理,通过传动单元和沉淀单元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冷却液内部的铁屑、铁粉可以快速沉淀,通过风干单元的设置,可以对沉淀池斜面上的铁屑和铁粉上附着的冷却液进行吹落或者吹干,通过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的设置,可以对机床本体上以及机床本体两侧的铁屑进行清理,通过第一排液斜面与排渣通槽的设置,可将清理的冷却液与铁屑的混合物通过导流板排至排渣斗上,通过排渣斗上设置的导流槽,使冷却液可以快速沿排渣斗流落在过滤单元一上,通过排渣斗与振动单元进行配合,使排渣斗上的铁屑可以被振落在过滤单元一上,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输送管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第二泵体可以通过第三输送管将过滤后的冷却液分别输送至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通过第三输送管的端部位于过滤框的底部,过滤框则可以对冷却液表面飘浮的油脂进行过滤,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的设置,从而可以对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进行控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单元一包含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二链轮、第一传动辊、输送带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底座的内部前侧表面,另外一个所述连接板位于排渣斗另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座左侧设置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传动安装有输送带,且输送带上阵列设置有漏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侧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设置在第一传动辊一端的第二链轮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二链轮、第一传动辊、输送带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输送带则可以对排渣斗上排落的冷却液与铁屑的混合物进行初次过滤,并且将铁屑输送至该设备的外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单元包含第二电机、凸轮、传动轴、滑杆、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伸缩杆、压缩弹簧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底座的顶部后侧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底座顶部
后侧左右两端设置的凸块内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底座上凸块顶部设置的通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上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凸轮,所述凸轮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杆,且滑杆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底座顶部设置的滑孔内,所述滑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顶部表面分别与凸轮的底部表面活动接触,所述滑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分别与排渣斗的顶部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分别等距离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包括底座(1)、防护罩(2)、防护门(11)和机床本体(14),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前侧设置有防护门(11),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设置有机床本体(14),且机床本体(14)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前方设置有自滤箱(29),所述自滤箱(29)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池(30),所述沉淀池(30)为钢化玻璃材质梯形结构,所述沉淀池(30)的一端设置有排料板(31),所述沉淀池(30)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过滤框(32),所述自滤箱(29)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单元(5)、过滤单元二(6)和沉淀单元(7),所述自滤箱(29)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单元(8),且传动单元(8)对沉淀单元(7)进行传动,所述自滤箱(29)的顶部左端设置有风干单元(9),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排液斜面(22),所述第一排液斜面(22)的最底处分别开设有排渣通槽(23),所述排渣通槽(2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导流板(24),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排渣斗(27),所述排渣斗(27)的上表面等距离阵列设置有导流槽(28),所述排渣斗(2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固定轴(26),所述第二固定轴(2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底座(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26)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单元一(3),所述排渣斗(27)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底座(1)后侧设置的振动单元(4)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斜面(25),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前端横向设置有两个第一滑轨(12),所述第一滑轨(12)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防护门(11),所述防护罩(2)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13),所述第二滑轨(13)分别与防护门(11)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内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喷头(21),且第二喷头(21)分别位于机床本体(14)的左右两端,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左侧底端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有第一喷头(20),所述第一喷头(20)的进液端分别穿过防护罩(2)上设置的通孔与防护罩(2)外侧设置的第二连接管(16)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18)与第一连接管(15)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与第三连接管(18)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7),所述第三连接管(18)与第一连接管(15)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9),所述第三连接管(18)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管(36),所述第四输送管(3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泵体(34),且第四输送管(36)与第二泵体(34)的排液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泵体(34)的进液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35),所述第三输送管(35)的另一端位于过滤框(32)的内侧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一(3)包含第一电机(301)、第一链轮(302)、第一传动链条(303)、第二链轮(304)、第一传动辊(305)、输送带(306)和连接板(307),所述连接板(307)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307)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前侧表面,另外一个所述连接板(307)位于排渣斗(27)另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板(307)的一端分别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307)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座(1)左侧设置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接板(307)之间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辊(305),所述第一传动辊(305)之间传动安装有输送带(306),且输送带(306)上阵列设置有漏孔,所述第一电机(30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左侧底部,所述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端设置有第一链轮(302),所述第一链轮(302)通过第一传动链条(303)与设置在第一传动辊(305)一端的第二链轮(304)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4)包含第二电机(41)、凸轮(42)、传动轴(43)、滑杆(44)、第二滚轮
(45)、第一滚轮(46)、伸缩杆(47)、压缩弹簧(48)和第三滚轮(49),所述第二电机(41)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后侧的一端,所述传动轴(43)转动安装在底座(1)顶部后侧左右两端设置的凸块内侧,所述传动轴(43)的一端穿过底座(1)上凸块顶部设置的通孔与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43)上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凸轮(42),所述凸轮(4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杆(44),且滑杆(44)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滑杆(44)分别滑动安装在底座(1)顶部设置的滑孔内,所述滑杆(4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45),所述第二滚轮(45)的顶部表面分别与凸轮(42)的底部表面活动接触,所述滑杆(44)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46),所述第一滚轮(46)的底部分别与排渣斗(27)的顶部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7)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47)分别等距离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后端设置的凸台顶部,所述伸缩杆(47)的外侧设置有分别套装有压缩弹簧(48),所述压缩弹簧(48)的另一端分别与伸缩杆(47)的伸缩端设置的第三滚轮(4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49)的顶部表面分别与排渣斗(27)的底部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件加工冷却液杂质分离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5)包含第一泵体(51)、第一输送管(52)、第二输送管(53)、分流管一(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