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金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80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下潜寻找钻头,且安全性较高的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包括有车轮、承载板、缓冲弹簧、底板、侧板、导向机构和牵引机构,承载板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车轮,承载板两侧均对称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上对称设有侧板,底板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部件上设有牵引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机构与牵引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无需人工下潜就可对钻头进行打捞,使得人们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施工时经常要钻孔打桩,万一遇到地质复杂的情况,冲击钻的钻头可能会掉落或者卡住,这时候施工方会先放下去一个钩子,因为水井内灌有泥浆,保证深井内的压强,防止深井内壁坍塌,而且水下环境浑浊,需要人工下潜寻找钻头,但因为泥浆内环境复杂,没有视野,所以人工下潜存在极大的风险。
[0003]因此,需研发一种无需人工下潜寻找钻头,且安全性较高的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人工下潜寻找钻头风险极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下潜寻找钻头,且安全性较高的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包括有:车轮、承载板、缓冲弹簧、底板、侧板、导向机构和牵引机构,承载板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车轮,承载板两侧均对称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上对称设有侧板,底板上设有导向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车轮(1)、承载板(2)、缓冲弹簧(3)、底板(4)、侧板(6)、导向机构(7)和牵引机构(8),承载板(2)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车轮(1),承载板(2)两侧均对称设有缓冲弹簧(3),缓冲弹簧(3)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4),底板(4)上对称设有侧板(6),底板(4)上设有导向机构(7),导向机构(7)部件上设有牵引机构(8),牵引机构(8)部件与底板(4)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其特征是,导向机构(7)包括有支撑杆(71)、滑竿(72)、第一固定块(73)、第一电动推杆(74)和第一导向轮(75),底板(4)上对称设有支撑杆(71),支撑杆(71)顶部均滑动式设有滑竿(72),滑竿(72)顶部均设有第一固定块(73),支撑杆(71)上均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4),第一电动推杆(74)的伸缩杆均与同侧的第一固定块(73)连接,第一固定块(73)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轮(75)。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其特征是,牵引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架(81)、线框(82)、第一驱动电机(83)、斜拉索(84)、第二导向轮(85)、第二固定块(86)、触发开关(87)、锁扣(88)、电磁铁(89)、钢索(810)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11),底板(4)上对称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顶部之间设有线框(82),线框(82)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83),第一驱动电机(83)输出轴与线框(82)转动式连接,第一驱动电机(83)输出轴一侧设有线轮,支撑杆(71)上均对称设有斜拉索(84),斜拉索(84)一端均与底板(4)连接,一侧的支撑杆(7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轮(85),一侧的支撑杆(71)上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轮(85),一侧的支撑杆(71)上设有第二固定块(86),第二固定块(86)与线轮之间连接有钢索(810),钢索(810)多余的部分缠绕在线轮上,钢索(810)与第一导向轮(75)和第二导向轮(85)缠绕,钢索(810)中部滑动式设有锁扣(88),锁扣(88)底部设有电磁铁(89),电磁铁(89)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11),底板(4)一侧设有触发开关(87)。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摆动机构(9),防摆动机构(9)包括有导向框(91)、推板(92)和卡块(93),底板(4)上对称设有导向框(91),导向框(91)内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推板(92),推板(92)上均设有卡块(93)。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深井钻头打捞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包括有距离传感器(101)、齿条杆(102)、第二驱动电机(10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炎
申请(专利权)人:魏金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