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72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蓄水箱、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装置,所述进水管道位于蓄水箱的上方,所述排水管道装置连接在蓄水箱的底端,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蓄水箱的底壁上;所述蓄水箱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一组运输孔,所述运输孔内贯穿设置有运输网带,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输网带在运输孔内传动,所述蓄水箱外且位于运输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本申请具有了减少杂质堵塞排水管道的现象,降低系统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维修成本的效果。从而减少维修成本的效果。从而减少维修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0003]相关技术中设计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36895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室内排水系统,其包括室内污水收集装置、污水收集管道系统、蓄水箱、污水排放管道系统和增压泵,污水收集管道系统与室内污水收集装置相连通,蓄水箱与污水收集管道系统相连,污水收集管道系统将建筑物内的污水收集至蓄水箱内,污水排放管道系统与蓄水箱相互连通,污水在蓄水箱内简单处理后,通过增压泵和污水排放管道系统将蓄水箱内的污水排出以重复利用。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对建筑物内的污水进行收集时,污水收集在蓄水箱内,由于生活污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如果蓄水箱内堆积较多的杂质,杂质可能会堵塞排水管道,进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杂质堵塞排水管道的现象,降低系统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支架、蓄水箱、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装置,所述进水管道位于蓄水箱的上方,所述排水管道装置连接在蓄水箱的底端,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蓄水箱的底壁上;所述蓄水箱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一组运输孔,所述运输孔内贯穿设置有运输网带,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输网带在运输孔内传动,所述蓄水箱外且位于运输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到蓄水箱内时,生活污水会先通过运输网带,污水会通过运输网带上的缝隙进入至蓄水箱内存储起来,而污水中的杂质会受到运输网带的阻隔,污水中大部分的杂质会被阻隔在运输网带上,同时驱动机构带动运输网带在运输孔内传动,运输网带将其上方的杂质向蓄水箱外部进行运输,运输网带将杂质从运输孔内运输出蓄水箱外,并且最终杂质会掉落在回收箱内,实现对污水中的杂质阻隔和运输的效果,减少了蓄水箱内污水的杂质,从而在对污水排放处理时,排水管道系统不易因为杂质而发生堵塞,进而降低了排水系统的安全隐患,减少了维修成本。
[000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导向辊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对称转动设置在蓄水箱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转动设置在蓄水箱的下方,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和导向辊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齿块,所述运输网带与主动辊、从动辊和导向辊上的齿块共同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蓄水箱外,所述
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主动辊相互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道系统在运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由于主动辊、从动辊和导向辊上的齿块均与运输网带啮合,从而主动辊转动时,齿块与运输网带相抵,进而带动运输网带在主动辊、从动辊和导向辊上旋转,由于导向辊设置在蓄水箱的下方,从而运输网带在传动时可以将杂质通过运输孔排出至蓄水箱外,到达有效运输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污水污染的现象,同时齿块在与运输网带啮合时,齿块可以将运输网带上粘附的杂质顶出,有利于对运输网带上的垃圾杂质进行清理。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与蓄水箱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导向辊与蓄水箱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回收箱位于其中一导向辊的下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与蓄水箱之间的垂直距离更远,这样导向辊与主动辊或从动辊之间的运输网带并可以向远离蓄水箱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运输网带在运输杂质时,杂质不易发生掉落,方便精准的将杂质运输至回收箱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辊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导向辊转动设置在安装杆之间,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杆远离导向辊方向的一端与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通过安装杆与蓄水箱之间转动连接,将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而由于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片,阻尼片增大了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的摩擦力,在将安装杆转动后,可以快速对安装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快速改变导向辊在蓄水箱侧壁上的位置,改变导向辊与蓄水箱之间的距离,一方便方便调节运输网带的张紧程度,另一方便可以方便对不同位置的回收箱进行运输杂质。
[0014]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连接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个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快速驱动导向辊进行转动,方便调节导向辊在蓄水箱侧壁上的位置。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嘴,所述气嘴共同连接有气泵。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杆与安装块之间进行转动后,调节好导向辊的位置,可以驱动连接杆在安装杆之间进行转动,调节气嘴的朝向,将气嘴朝回收箱方向设置,这样在系统在运作时,驱动机构带动运输网带传动,同时气泵向气嘴内施压,气嘴喷出高压气体,可以将运输网带粘附的杂质吹落至回收箱内,这样在运输杂质时,提高了对杂质的清洁效果,减少粘附在运输网带上的杂质。
[0018]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与运输网带相抵的支撑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杂质从进水管道掉落至蓄水箱内时,杂质会掉落在运输网带上,此时支撑辊可以对运输网带进行支撑,减少运输网带因为受到重力而发生形变的现象,提高了运输网带的支撑效果,有利于延长运输网带的使用寿命。
[0020]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内还设置有精过滤网,所述精过滤网位于运输网带的下方。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网带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后,一些细小的杂质会穿过运输网带,此时精过滤网对细小的杂质进行精过滤,提高了对污水中杂质的去除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小排水管道装置发生堵塞的现象。
[0022]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精过滤网贯穿的排污孔,所述蓄水箱
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抵接块,所述精过滤网放置在抵接块的上方。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精过滤网通过排污孔取出,方便对精过滤网进行清洁,确保精过滤网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在对精过滤网进行安装时,通过排污孔将精过滤网放入蓄水箱内,并利用抵接块对精过滤网进行抵接,即可快速将精过滤网安装在蓄水箱内,操作方便快捷。
[0024]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内侧壁且位于排污孔的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排水管道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蓄水箱内的液位到达液位传感器位置时控制排水管道装置工作。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在对污水进行收集时,污水汇集在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支架(1)、蓄水箱(11)、进水管道(21)和排水管道装置(22),所述进水管道(21)位于蓄水箱(11)的上方,所述排水管道装置(22)连接在蓄水箱(11)的底端,所述支架(1)固定设置在蓄水箱(11)的底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1)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一组运输孔(3),所述运输孔(3)内贯穿设置有运输网带(31),所述蓄水箱(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运输网带(31)在运输孔(3)内传动,所述蓄水箱(11)外且位于运输网带(31)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主动辊(41)、从动辊(42)、导向辊(43)和驱动电机(44),所述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对称转动设置在蓄水箱(11)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辊(43)对称设置有两个且转动设置在蓄水箱(11)的下方,所述主动辊(41)、从动辊(42)和导向辊(43)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齿块(45),所述运输网带(31)与主动辊(41)、从动辊(42)和导向辊(43)上的齿块(45)共同啮合,所述驱动电机(44)固定安装在蓄水箱(11)外,所述驱动电机(44)的驱动轴与主动辊(41)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与蓄水箱(1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导向辊(43)与蓄水箱(11)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回收箱(12)位于其中一导向辊(43)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虎黄鑫朱子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六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