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69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石灰石、石英石、无烟煤混合均匀,得到熔炼混合料;将熔炼混合料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导出下层物料,冷却后回收得到冰铜锭。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同时进行富氧熔炼,期间引入铜精矿,在高温下使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反应,生成冰铜并以冰铜锭的形式回收;该方法实现了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两种类型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不仅解决了湿法除杂渣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还显著提高了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
,特别是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与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废料总量呈现膨胀式增长,而电子废弃物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如铜、锡、铁、铝以及其他贵金属,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塑料、树脂、陶瓷等材料,具有很高的资源回收价值,特别是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工业的基础产品,是各类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003]目前,电子废弃物的冶炼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火法和湿法。火法处理工艺是利用高温冶炼炉加热熔融物料,通过一系列高温化学反应,使有价金属以金属合金或者锍的形式进入合金/锍相中,而杂质以氧化物形式进入炉渣;其中,回收的贵金属主要富集于合金/锍相中。而相对于火法处理工艺来说,湿法处理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差,能够进行混合处理的电子废弃物较为局限,产出物的稳定性较差,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湿法工艺处理电子废弃物过程中产生的除杂渣为例,湿法除杂渣中主要成分为CuS,极难溶解,并且具有较大的水分,从而难以与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处理,则使得湿法除杂渣中的铜元素难以回收利用。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用于解决湿法除杂渣中CuS难以与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处理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石灰石、石英石、无烟煤混合均匀,得到熔炼混合料;将熔炼混合料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导出下层物料,冷却后回收得到冰铜锭。
[0006]优选的,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的具体步骤为:干燥湿法除杂渣,直至湿法除杂渣中的水分质量为初始湿法除杂渣质量的15~25%;干燥HW22含铜废物,直至HW22含铜废物中的水分质量初始HW22含铜废物质量的30~50%。
[0007]优选的,以质量份数计,熔炼混合料中各组分原料为: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5~20份,干燥后的HW22含铜废物20~40份,铜精矿15~30份,石灰石0.1~5份,石英石0.1~5份,以及无烟煤15~35份。
[0008]优选的,铜精矿中含铜率为24~60%。
[0009]优选的,湿法除杂渣为湿法工艺处理电子废弃物过程中产生的除杂渣,其成分包括CuS。
[0010]优选的,富氧熔炼过程中,熔炼温度为1250~1350℃,熔炼时间为1.5~3h。
[0011]优选的,富氧熔炼过程中,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为50~75%,氧碳比为2.0~2.4,
氧碳比为氧气体积与无烟煤中碳质量之比。
[0012]优选的,熔炼混合料在富氧侧吹熔炼池中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将下层物料导出至铸钢模具上进行水冷铸锭,得到冰铜锭。
[0013]优选的,熔炼混合料在富氧侧吹熔炼池中进行富氧熔炼,将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依次导送至调质塔和脱硫塔,脱硫后排出尾气。
[0014]优选的,冰铜锭中金属铜的质量百分数大于50%。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同时进行富氧熔炼,同时引入铜精矿,在高温下使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反应,生成冰铜并以冰铜锭的形式回收;该方法实现了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两种类型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不仅解决了湿法除杂渣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还显著提高了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本步骤中,干燥湿法除杂渣,直至湿法除杂渣中的水分质量为初始湿法除杂渣质量的15~25%;干燥HW22含铜废物,直至HW22含铜废物中的水分质量初始HW22含铜废物质量的30~50%,由于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中均含有较多的水分,需要预先进行干燥,有利于后续物料混合与富氧熔炼。
[0020]S2.将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石灰石、石英石、无烟煤混合均匀,得到熔炼混合料。本步骤中,以质量份数计,熔炼混合料中各组分原料为: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5~20份,干燥后的HW22含铜废物20~40份,铜精矿15~30份,石灰石0.1~5份,石英石0.1~5份,以及无烟煤15~35份。其中,铜精矿中含铜率为24~60%;湿法除杂渣为湿法工艺处理电子废弃物过程中产生的除杂渣,其成分包括CuS;HW22含铜废物为有色金属冶炼或者电子元件制造过程了产生的含铜污泥,其成分主要包括硫酸铜、硫酸铁等,具有较高的浸出毒性,可提供铁质组分。
[0021]S3.将熔炼混合料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导出下层物料,冷却后回收得到冰铜锭。本步骤中,熔炼混合料在富氧侧吹熔炼池中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将下层物料导出至铸钢模具上进行水冷铸锭,得到冰铜锭,所得冰铜锭中金属铜的质量百分数大于90%;熔炼温度为1250~1350℃,富氧熔炼时间为1.5~3h,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为50~75%,氧碳比为2.0~2.4,此处氧碳比具体需要控制的是氧气体积与无烟煤中碳质量的比例。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机理在于,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同时进行富氧熔炼,期间引入
铜精矿,在高温下,使湿法除杂渣的CuS、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反应,生成冰铜和SO2,所生成的冰铜通过冷却铸锭以冰铜锭的形式回收,同时生成的SO2依次导送至调质塔和脱硫塔,脱硫后排出尾气;该方法实现了对湿法除杂渣和HW22含铜废物两种类型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不仅解决了湿法除杂渣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还显著提高了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0024]以下实施例中均采用相同化学成分的铜精矿、石英石、石灰石和无烟煤,具体地,铜精矿中含铜率为45%;石英石中二氧化硅含量为85.86%,含水率为0.75%;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为51.69%,二氧化硅含量为2.47%,含水率为0.19%;以质量百分数计,无烟煤中固定碳含量为81.18%,灰分为11.27%,挥发组分为6.82%,含硫量为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HW22含铜废物与铜精矿、石灰石、石英石、无烟煤混合均匀,得到熔炼混合料;将所述熔炼混合料进行富氧熔炼,熔炼分层后导出下层物料,冷却后回收得到冰铜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湿法除杂渣与HW22含铜废物分别进行干燥的具体步骤为:干燥湿法除杂渣,直至湿法除杂渣中的水分质量为初始湿法除杂渣质量的15~25%;干燥HW22含铜废物,直至HW22含铜废物中的水分质量为初始HW22含铜废物质量的30~50%。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熔炼混合料中各组分原料为:干燥后的湿法除杂渣5~20份,干燥后的HW22含铜废物20~40份,铜精矿15~30份,石灰石0.1~5份,石英石0.1~5份,以及无烟煤15~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湿法除杂渣和含铜危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精矿中含铜率为24~60%。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飞朱道龙马琳郭苗苗贺锋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