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市场对于轻便化数码产品电池需求,以及工信部提出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的要求,开发新一代高容量的负极材料成为发展方向。作为传统负极材料,石墨容量难以满足要求,而硅基负极由于高容量成为未来量产趋势,但其导电性差且体积膨胀大,直接导致电池应用过程中存在首效低、循环性能差问题,难以大规模商用。当前产业化应用中,将硅掺入石墨中被视为更合理的策略,一方面提升负极容量,另一方面硅与碳材料的复合,可解决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一系列问题。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弥补了硅的低导电性,同时也作为缓冲介质来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0003]目前行业上硅碳负极材料形貌和结构各异,通常是将纳米硅、石墨与其它碳材料混合造粒成二次颗粒后再经包覆处理制得。该类产品虽然相较于纯石墨负极在电池能量密度上有所提高,但其循环性能和压实密度仍比不上石墨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石墨复合内核,所述硅/石墨复合内核包括多层片状石墨和纳米硅,所述片状石墨呈取向排列,所述纳米硅位于所述片状石墨之间,并形成三明治结构,所述硅/石墨复合内核中各颗粒的间隙中填充有碳材料,所述颗粒包括所述片状石墨和所述纳米硅;所述硅/石墨复合内核外包覆有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在1.7g/cm3以上,粒子强度在140MPa以上,比表面积在3m2/g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石墨的中值粒径为1~15μm,所述纳米硅的中值粒径为10~150nm;所述硅/石墨复合内核的中值粒径为7~15μm。4.一种高致密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硅和片状石墨分散于溶剂中,或将纳米硅、片状石墨与其他碳材料的组合物分散于溶剂中,超声处理后,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硅/石墨浆液;(2)将所述硅/石墨浆液通过流延法涂覆于高分子底材上,干燥处理后,得到带高分子底材和硅/石墨涂层的片层材料;(3)将多个片层材料堆叠,得到硅/石墨坯料;(4)将上述步骤得到所述硅/石墨坯料置于烧结炉中进行焙烧,得到硅/石墨烧坯;(5)将所述硅/石墨烧坯经粉碎、整形,得到硅/石墨复合颗粒;(6)将所述硅/石墨复合颗粒进行表面碳包覆处理;(7)将经步骤(6)所得材料进行解聚和过筛,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后、步骤(3)以前,将所述片层材料先进行辊压处理,得到辊压片层材料后再进行堆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处理为采用对辊机进行辊压处理,所得辊压片层材料的厚度为0.5~1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取多层片层材料堆叠后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硅/石墨坯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50~100层合适大小的片层材料堆叠,于热压成型机进行热压处理,热压温度在150~200℃;所述片层材料堆叠时高分子底材一面均朝下或均朝上堆叠。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磊,汤刚,彭青姣,罗列科,杨乐之,涂飞跃,陈涛,何鲁华,杨彩,覃事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