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55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9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本申请公开的电加热装置在能够摆动和/或转动的同时,还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温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例如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能够使室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而电加热器是空调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辅助电加热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通常电加热器是固定安装在空调器内,在夏季不需要通过电加热器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时,固定安装的电加热器会阻碍空气的流动,进而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0003]为了避免电加热器不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式电加热器,包括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旋转轴和电加热板;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电加热板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单元上;传感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还与驱动单元电连接;通过传感器单元有效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制暖,根据是否需要制暖的结果来控制电加热板的工作状态,当电加热板不需要进行工作时,通过旋转轴带动电加热板的旋转,使电加热板的板面与空调的原始风向垂直;当电加热板电加热板需要工作时,通过旋转轴带动电加热板的旋转,使电加热板的板面与空调的原始风向平行。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现有的电加热器只能通过控制电加热板的转动提高空调器的调温效果,调温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有效地提高空调器的调温效率。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实现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绕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且所述转动组件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
动所述电加热板转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一端转动连接于外接部件,另一端设置有摆动台,所述摆动台构造有凹槽;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且与所述摆动台转动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与所述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滚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齿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孔的孔径大于出风孔的孔径,以使所述导风通道的孔径自所述进风孔至所述出风孔逐渐缩小。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开设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侧壁,所述进风孔开设在电加热板的第二侧壁上形成孔槽结构,贯穿所述电加热板并与所述出风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板为对称翼型;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电加热板的前缘端,所述进风孔位于与所述前缘端连接的一侧弧面上;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电加热板前缘端的两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通道沿所述电加热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朝远离所述电加热板的方向凸起。
[001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构造有中空内腔和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时流经所述换热器并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还包括上述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竖向设置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电加热板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侧朝向所述风机。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加热装置沿所述风机周向排布于所述风机与换热器之间。
[00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包括两种转动状态,一个是电加热板可以围绕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不同的转动方向;另一个是电加热板能够随转轴的摆动而摆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002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在能够摆动和/或转动的同时,还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温效率。
[0023]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4]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5]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加热装置去掉调节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简图;
[0034]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或制热状态时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简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电加热装置;110:电加热板;111:进风孔;112:出风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实现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绕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且所述转动组件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电加热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一端转动连接于外接部件,另一端设置有摆动台,所述摆动台构造有凹槽;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且与所述摆动台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滚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永宾矫立涛张千刘翔王红秦赛赛李红韩永超马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