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54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9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涉及桩承载力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放置承载盘,将承载盘放置到钢管桩上用于增大重锤与钢管桩之间的接触面积;S2、预压,预压装置使得承载盘与钢管桩卡接连接在一起;S3、冲压,冲压装置启动带动重锤移动对承载盘进行冲压;S4、数据记录,对数据进行记录后分析得到结果。本申请通过承载盘增大了重锤与钢管桩的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预压装置使得承载盘与钢管桩连接在一起,因此降低了承载盘受到重锤冲压后发生移动或者与钢管桩脱离的概率,以此来降低了钢管桩变形的概率,提高了钢管桩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承载力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钢管桩施工安全性和稳固性,需要对钢管桩进行承载力检测。
[0003]高应变检测是一种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实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钢管桩顶端为管状,因此重锤对钢管顶端的冲击力较大,而重锤与钢管桩顶端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导致钢管桩顶端容易变形,降低了钢管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钢管桩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置承载盘,将承载盘放置到钢管桩上,所述承载盘用于增大重锤与钢管桩之间的接触面积;S2、预压,通过预压装置对承载盘进行预压使得承载盘与钢管桩卡接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放置承载盘(2),将承载盘(2)放置到钢管桩(11)上,所述承载盘(2)用于增大重锤(15)与钢管桩(11)之间的接触面积;S2、预压,通过预压装置(5)对承载盘(2)进行预压使得承载盘(2)与钢管桩(11)卡接连接在一起;S3、冲压,冲压装置(6)启动带动重锤(15)移动对承载盘(2)进行冲压;S4、数据记录,对数据进行记录后分析得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装置(5)和冲压装置(6)均设置在机架(1)上,而所述承载盘(2)滑移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机架(1)移动的移动装置(3),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移动轮(31),所述移动轮(31)通过转轴(16)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滚动在地面上;移动油缸(32),所述移动油缸(32)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转轴(16)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16)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装置(5)包括:滑移板(51),所述滑移板(51)滑移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承载盘(2)滑移方向平行;卡接板(52),所述卡接板(52)滑移设置在滑移板(51)上且开设有卡接槽(55),所述承载盘(2)卡接设置在卡接槽(55)上;第一油缸(53),所述第一油缸(53)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滑移板(51)连接并用于驱动滑移板(51)移动;第二油缸(54),所述第二油缸(54)设置在滑移板(51)上且与卡接板(52)连接并用于驱动卡接板(52)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6)包括:转动盘(61),所述转动盘(6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导向管(62),所述导向管(62)设置在承载盘(2)上且重锤(15)滑移设置在导向管(62)上;连接绳(63),所述连接绳(63)盘绕在转动盘(61)上且与重锤(15)连接;转动电机(64),所述转动电机(64)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转动盘(61)连接并用于驱动转动盘(61)转动;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控制重锤(15)抬升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检测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控制器(71),所述控制器(71)设置在机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文郑玉明毛磊秦开文张怀忠邱亮杨大兵周松曹洋洋张恒李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