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48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包括龙骨架及至少一个组合墙体,龙骨架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窗口,至少一个组合墙体分别安装于至少一个安装窗口中;组合墙体包括:中间隔声墙板;两个减振降噪层,两个减振降噪层分别设于中间隔声墙板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个填充层,两个填充层分别由中间隔声墙板与两个减振降噪层间隔形成;填充层至少填充有吸声材料。本申请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能够隔断或削减相邻房间的敲击或摩擦发出的振动和噪声,实现降噪减振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墙体的降噪减振效果。有效的提高建筑墙体的降噪减振效果。有效的提高建筑墙体的降噪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常需要考虑隔声降噪效果,尤其是墙体等主要围护结构,一旦相邻房间产生敲击、摩擦或较大噪声时,其产生的振动或者噪声十分容易通过墙体传递到隔壁房间。在住宅楼中会干扰邻居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在医院中会干扰病人的恢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在学校中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等严重的干扰,有的噪声和振动过于剧烈时,甚至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0003]现有技术中,在对墙体进行隔声处理时,通常直接在墙体浇筑或砌筑后,在表层铺设隔声板材,但是这种隔声结构及处理方式较为传统,隔声效果较为一般,对于振动的处理效果也不佳,不能有效地消除产生的大部分噪声或振动。同时对于需要改造、改建的建筑,浇筑或砌筑的现场施工方式费时费力,对原有建筑荷载要求高,不够灵活,无法满足当今发展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体的隔声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包括龙骨架及至少一个组合墙体,所述龙骨架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窗口,至少一个所述组合墙体分别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窗口中;
[0006]所述组合墙体包括:
[0007]中间隔声墙板;
[0008]两个减振降噪层,两个所述减振降噪层分别设于所述中间隔声墙板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0009]两个填充层,两个所述填充层分别由所述中间隔声墙板与两个所述减振降噪层间隔形成;所述填充层至少填充有吸声材料。
[0010]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包括组合墙体通过由中间隔声墙板、两个填充层及两个减振降噪层共同组成,其不仅通过中间隔声墙板及两个减振降噪层具备了墙体基本的结构强度及刚性,同时通过中间隔声墙板、两个填充层及两个减振降噪层依次形成五层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模块,从而使得该组合墙体的减振降噪效果好。此外,由于龙骨架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及隔声效果,从而使得装配后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好,且减振降噪效果好。本申请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由中间隔声墙板、两个填充层及两个减振降噪层五个模块组成,易于运输与安装,轻质且强度高,同时能够隔
断或削减相邻空间的敲击或摩擦产生的振动、结构噪声以及空气噪声,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有效提高建筑空间的室内声环境质量。
[00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龙骨架包括上横龙骨、下横龙骨及多根竖龙骨;所述上横龙骨用于安装于天花板上,所述下横龙骨用于安装于楼地面上;多根所述竖龙骨分别间隔分布于所述上横龙骨与所述下横龙骨之间,所述上横龙骨、所述下横龙骨及多根所述竖龙骨共同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窗口。
[00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横龙骨上侧及所述下横龙骨的下侧均设有第一减振降噪垫片;
[0013]用于与侧面墙连接的所述竖龙骨的外侧设有第二减振降噪垫片。
[00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层布满吸声材料;或者,所述填充层一部分填充吸声材料,另一部分填充气体。
[00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减振降噪层包括基层隔声墙板、第三减振降噪垫片及墙面层,所述基层隔声墙板与所述中间隔声墙板间隔设置,所述填充层形成于所述基层隔声墙板与所述中间隔声墙板之间,所述第三减振降噪垫片及所述墙面层依次设于所述基层隔声墙板背离所述中间隔声墙板的一侧。
[001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中间隔声墙板及所述基层隔声墙板为单一板材结构;
[0017]或者,所述中间隔声墙板及所述基层隔声墙板为至少包括两块隔声板材的组合墙板,其中至少有一块隔声板材具有防水性;
[0018]或者,所述中间隔声墙板及所述基层隔声墙板为至少包括两块隔声板材的组合墙板,且至少其中相邻两块所述隔声板材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
[001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中间隔声墙板的相对两侧及两个所述基层隔声墙板的内侧涂设有防水材料。
[002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墙面层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水层;或者,所述基层隔声墙板、所述第三减振降噪垫片及所述墙面层之间设有第三防水层。
[002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墙面层的外侧设有防水板材,所述防水板材的表面为无浸润表面或非浸润表面。
[002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竖龙骨包括至少两根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龙骨段,相邻两个所述龙骨段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一侧设有用于减振降噪的第四减振降噪垫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填充层中布满吸声材料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中填充层包括吸声材料层和空气层的俯视示意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0、龙骨架;11、上横龙骨;111、顶板;112、侧板;12、下横龙骨;13、竖龙骨;131、框体;132、连接板;133、第一收容槽;134、第二收容槽;135、龙骨段;136、连接件;20、组合墙体;21、中间隔声墙板;22、填充层;221、吸声材料层;222、空气层;23、减振降噪层;231、基层隔声墙板;232、第三减振降噪垫片;233、墙面层;24、第二防水层;30、第一减振降噪垫片;40、第二减振降噪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架及至少一个组合墙体,所述龙骨架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窗口,至少一个所述组合墙体分别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窗口中;所述组合墙体包括:中间隔声墙板;两个减振降噪层,两个所述减振降噪层分别设于所述中间隔声墙板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个填充层,两个所述填充层分别由所述中间隔声墙板与两个所述减振降噪层间隔形成;所述填充层至少填充有吸声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包括上横龙骨、下横龙骨及多根竖龙骨;所述上横龙骨用于安装于天花板上,所述下横龙骨用于安装于楼地面上;多根所述竖龙骨分别间隔分布于所述上横龙骨与所述下横龙骨之间,所述上横龙骨、所述下横龙骨及多根所述竖龙骨共同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窗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龙骨上侧及所述下横龙骨的下侧均设有第一减振降噪垫片;用于与侧面墙连接的所述竖龙骨的外侧设有第二减振降噪垫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布满吸声材料;或者,所述填充层一部分填充吸声材料,另一部分填充气体。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轻质减振降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降噪层包括基层隔声墙板、第三减振降噪垫片及墙面层,所述基层隔声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吕旺阳王波齐贺王玺邢晨王欣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