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和承印物技术

技术编号:333434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印物,能够在对承印物进行喷墨印刷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而与喷墨图像的分辨率无关。在表面具有承印区域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中,将承印区域的表面调整为上述承印区域的表面能E(mN/m)为30以上且50以下。而且,承印物选自罐和容器用膜。承印物选自罐和容器用膜。承印物选自罐和容器用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和承印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印物的制造方法,还涉及承印物。更具体而言,提供一种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和承印物,能够在对承印物进行喷墨印刷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而与喷墨图像的分辨率无关。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罐的制造工序中,对形成罐筒体的金属板、或在将罐筒体和底部一体成型后对罐筒体进行图案、文字的印刷。对金属板或罐筒体的印刷,有版式印刷的情况和喷墨印刷的情况,在喷墨印刷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不需要制版而不花费成本,还能够在短时间变更印刷设计。
[0003]作为使用喷墨印刷对印刷罐进行印刷的印刷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5中公开有如下技术:从与白色(W)、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各油墨对应的喷墨头依次喷射各油墨的液滴,在安装在心轴的无缝罐上形成印刷图像。
[0004]另一方面,在拒液性高的被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液滴彼此融合所以无法以均匀的膜厚形成全黑图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开了如下技术:将被喷出介质的表面能与液滴的表面能设为特定的关系,并且,将喷落点的直径与分辨率间距的最大距离设为特定的关系(参考专利文献2)。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8687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030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作为印刷时需要考虑的事项,除了像专利文献2那样形成膜厚均匀的图像以外,抑制由形成印刷图像的油墨的浸润扩展、油墨排斥等引起的画质降低也是重要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在对选自罐和容器用膜的承印物进行喷墨图像印刷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人们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为了在对选自罐和容器用膜的承印物进行喷墨印刷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重要的是将承印物表面的表面中的承印区域的自由能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而与喷墨图像的分辨率无关,以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承印物的制造方法,上述承印物在表面具有承印区域,
[0014]上述承印物选自罐和容器用膜,
[0015]上述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包括:表面调整步骤,将承印区域调整为上述承印区域的表面能E(mN/m)为30以上且50以下。
[0016]此外,上述表面调整步骤优选在上述承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接收层的方式,
作为接收层的具体例子,优选空隙型接收层、溶胀型接收层。
[0017]进而,接收层优选包含选自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树脂中的基础(base)树脂,此外,优选为半固化状态,接收层优选包含氧化钛。
[0018]此外,上述表面调整步骤优选利用表面改性单元对上述承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的方式。
[0019]此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包括印刷步骤,在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承印物的承印区域形成喷墨图像,上述印刷步骤优选为如下方式,包括:图像形成步骤,在图像传送单元上形成喷墨图像;以及转印步骤,将在该图像传送单元形成的喷墨图像转印在上述承印区域。
[0020]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是一种承印物,其为在表面包括承印区域的罐或容器用膜,上述承印区域的表面能E(mN/m)为30以上且50以下。
[0021]上述承印区域优选在其表面具有接收层,该接收层包含氧化钛。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对承印物进行喷墨印刷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而与喷墨图像的分辨率无关。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0025]图2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承印物的制造方法,上述承印物在表面具有承印区域,上述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包括表面调整步骤,将承印区域调整为上述承印区域的表面能E(mN/m)为30以上且50以下。
[0027]承印物选自容易发生油墨的浸润扩展、油墨排斥的罐和容器用膜。作为容器用膜,只要是用于容器的容器用膜则没有限定,可以是袋用的,也可以是标签用的膜。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对罐等承印物印刷喷墨图像时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将上述承印物具有的承印区域的表面能(mN/m)调整在上述范围。在喷墨图像印刷时,虽然能够根据进行印刷的喷墨图像的分辨率,使从喷墨喷嘴喷落在承印区域的喷墨油墨的液滴的直径不同,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们的研究发现,与喷落的喷墨油墨的液滴的直径无关、即与喷墨图像的分辨率无关,为了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重要的是承印区域的表面能。
[0029]在表面能E低于30mN/m的情况下,由于承印区域的表面变得难以浸润,过度排斥油墨液滴,因此画质降低。另一方面,在表面能高于50mN/m的情况下,由于承印区域的表面变得容易浸润,油墨液滴容易洇渗,图像轮廓变得模糊,颜色浑浊,画质降低。表面能E优选为35mN/m以上且50mN/m以下。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而与喷落的喷墨油墨的液滴的直径、即喷墨印刷图像的分辨率无关,喷墨印刷图像的分辨率通常为300dpi以上的情况较多,但是不限于此。
[0031]另外,在表面调整步骤中调整的承印区域可以是罐表面整面,也可以是罐表面的
一部分。在调整罐表面的一部分表面的情况下,优选对实施喷墨印刷的承印区域进行调整。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表面调整步骤中将承印区域的表面自由能E设为上述优选范围,可举出例如在承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接收层的方法、利用表面改性单元将承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改性的方法等,但是不限于此。
[0033]接收层是能够对无法或难以喷墨印刷的材料进行喷墨印刷的层,典型存在的是表面透明的溶胀型接收层和表面发白的空隙型接收层。
[0034]溶胀型接收层由容易吸收油墨的树脂构成,通过被吸收的油墨使树脂层溶胀而存留在接收层,从而能够进行印刷。
[0035]作为溶胀型接收层所包含的基础树脂,只要是易于吸收油墨的树脂则没有限定,可举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乙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树脂等,在这些之中,优选包含选自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树脂中的一种以上。另外,制成混合树脂时的各树脂的比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也可以混合三种以上。
[0036]溶胀型接收层也可以在不损害其功能的范围内含有这些之外的树脂。
[0037]溶胀型接收层所包含的基础树脂由于在树脂固化的状态下存在吸收油墨而溶胀的功能降低的情况,所以优选为半固化状态。
[0038]空隙型接收层通过含有无机微粒而形成空隙,通过油墨渗透于该空隙而存留在接收层,从而能够进行印刷。作为空隙型接收层所包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承印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承印物在表面具有承印区域,所述承印物选自罐和容器用膜,所述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包括:表面调整步骤,将承印区域的表面调整为所述承印区域的表面能E(mN/m)为30以上且5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表面调整步骤中,在所述承印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接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层为空隙型接收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层为溶胀型接收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层包含选自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树脂中的基础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印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层包含氧化钛。7.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司斋藤由树子尾关宏纪村上惠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