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急冷装置、金属带急冷方法以及金属带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34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连续退火设备、热浸镀锌设备中能够自如地控制急冷后的金属带的温度的急冷装置、急冷方法以及金属带产品的制造方法。金属带急冷装置(11)边沿水平方向输送金属带(1)边对其进行冷却,具备:冷却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从金属带(1)的两面侧向金属带(1)喷射冷却流体(211)(222)的一组或者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组喷嘴(21)(22);冷却流体排出辊(51)(52),其将被喷射了冷却流体的所述金属带(1)上的滞留流体排出;可动遮蔽件(31)(32),其设置在喷嘴与金属带(1)所通过的金属带输送线之间并且设置在金属带输送线的两面侧,通过沿水平方向移动来调整冷却流体(211)(222)对金属带(1)的冷却开始位置,控制从该冷却开始位置到冷却流体排出辊(51)(52)的距离。到冷却流体排出辊(51)(52)的距离。[转续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带急冷装置、金属带急冷方法以及金属带产品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连续地输送金属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退火的连续退火设备、连续地输送金属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镀敷的热浸镀锌设备中能够自如地控制急冷后的金属带的温度的急冷装置、急冷方法以及金属带产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以钢带为首的金属带(金属带产品)的制造中,将金属带加热后冷却,使其发生相变等来进行材质的造型。这样的冷却是在连续地输送金属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退火的连续退火设备、连续地输送金属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镀敷的热浸镀锌设备中进行的。
[0003]近年来,在汽车行业中,为了兼顾车身的轻型化和碰撞安全性,对薄壁化的高强度钢带(HITEN)的需求增加。在进行高强度钢带的制造时,使钢带急速冷却的技术很重要。作为钢带的冷却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公知有水淬法。水淬法为:在将加热的钢带浸渍于水中的同时,利用设于水中的淬火喷嘴向钢带喷射冷却水,从而进行钢带的急冷。在进行钢带的急冷时,通过控制急冷后的钢带的温度,能够提高钢带的机械特性。具体而言,能够提高钢带的延展性。作为这样的钢带的急冷方法,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法。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浸渍水中多级地设置狭缝喷嘴,使各狭缝喷嘴在金属带行进方向上分离,从而使与金属带的被冷却面相碰撞的冷却水的喷流从各喷嘴间的缝隙向喷嘴后方流出,由此将金属带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冷却。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钢带从下方向上方移动的纵向路径中,在急速冷却后进行急速加热,由此将冷却停止温度保持为恒定。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如下方法:通过浸渍在使用了含有离子性液体含有的液体的150~300℃的浸渍槽内,来控制冷却停止温度。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如下方法:使带钢以规定的长度呈水平或平缓倾斜状通过,使冷却流体的喷流与带钢下表面接触,从单面冷却带钢。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带钢宽度方向和/或生产线方向上切断冷却液体向带钢下表面的喷出,调整带钢的有效冷却宽度和/或有效冷却长度。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钢板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水喷射装置和空气喷射装置,将钢板上表面的滞留水排出。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冷却装置的入口侧上游和出口侧下游配置脱水装置,将钢板上表面的滞留水排出。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

15384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99128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950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8-15373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0-19402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353515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2-51013号公报
[0012]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急冷后的钢带的温度与水温相同,存在无法控制冷却停止温度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存在因重力的影响而从冷却装置下方的辊产生漏水,导致无法控制冷却开始位置、冷却停止温度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中,采用了通过使用离子性液体来控制冷却停止温度的结构,但存在该离子性液体与水相比非常昂贵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确立即便不使用这样的特定的液体也能够控制冷却停止温度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4或者5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冷却装置的入口侧上游和出口侧下游产生滞留水,存在无法控制冷却开始位置、冷却停止温度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仅进行下表面的冷却,因此还具有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产生温差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6或者7所记载的方法中,为了将滞留水排出而需要喷射高压的水,钢带的温度被脱水用水冷却至水温,存在无法控制冷却停止温度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成的。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续地输送金属带(例如,钢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退火的连续退火设备、连续地输送金属带的同时对该金属带进行镀敷的热浸镀锌设备中能够自如地控制急冷后的金属带的温度的急冷装置、急冷方法以及金属带产品的制造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以下这样的见解和构思。
[0015]首先,在水中冷却的情况下,急冷后的金属带的温度与水温相同,因此需要在大气中进行冷却。此时,在金属带的急冷中,并非必需将金属带浸渍在水中,只要利用水等从喷嘴喷射足够的水量,就能够获得与在水中喷射同等的冷却能力。另外,在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纵向路径、从下方向上方移动的纵向路径的情况下,即使在冷却装置下方进行脱水,也会在重力作用下在冷却装置下方产生漏水,因此需要通过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横向路径来实施。此时,若仅进行下表面的冷却,则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会产生温差,因此需要从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方进行冷却。另外,若使用高压的脱水用水,则会将钢带的温度冷却至水温,因此在脱水中同时使用辊和空气喷嘴等气体喷出喷嘴为最佳。另外,考虑成本方面,需要即使不使用特定的离子性液体也能够利用水等控制冷却停止温度。
[0016]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那样的见解和构思,具有以下这样的特征。
[0017][1]一种金属带急冷装置,其是边沿水平方向输送金属带边对该金属带进行冷却的急冷装置,具备:
[0018]冷却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从所述金属带的两面侧向所述金属带喷射冷却流体的一组或者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组喷嘴;
[0019]冷却流体排出辊,其将被喷射了所述冷却流体的所述金属带上的滞留流体排出;
[0020]可动遮蔽件,其设置在所述喷嘴与所述金属带所通过的金属带输送线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金属带输送线的两面侧,该可动遮蔽件通过沿水平方向移动来调整所述冷却流体对所述金属带的冷却开始位置,控制从该冷却开始位置到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距离。
[0021][2]根据所述[1]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在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出口侧具备气体喷出喷嘴。
[0022][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所述可动遮蔽件具备气体喷出喷嘴。
[0023][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喷射所述冷却流体的所述喷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金属带所成的角度为10
°
以上且60
°
以下。
[0024][5]一种金属带急冷方法,其是通过从多个喷嘴向连续地沿水平方向输送的金属带的表面喷射冷却流体来进行冷却的急冷方法,利用冷却流体排出辊将所述金属带上的滞留流体排出,并且利用可动遮蔽件来调整所述冷却流体对所述金属带的冷却开始位置,控制从该冷却开始位置到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距离。
[0025][6]根据所述[5]所述的金属带急冷方法,根据所述金属带的输送速度、冷却开始温度、作为目标的冷却停止温度、所述金属带的冷却速度来设定从所述金属带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金属带急冷装置,其是边沿水平方向输送金属带边对该金属带进行冷却的急冷装置,其中,该金属带急冷装置具备:冷却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从所述金属带的两面侧向所述金属带喷射冷却流体的一组或者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组喷嘴;冷却流体排出辊,其将被喷射了所述冷却流体的所述金属带上的滞留流体排出;可动遮蔽件,其设置在所述喷嘴与所述金属带所通过的金属带输送线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金属带输送线的两面侧,该可动遮蔽件通过沿水平方向移动来调整所述冷却流体对所述金属带的冷却开始位置,控制从该冷却开始位置到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其中,在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出口侧具备气体喷出喷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遮蔽件具备气体喷出喷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带急冷装置,其中,喷射所述冷却流体的所述喷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金属带所成的角度为10
°
以上且60
°
以下。5.一种金属带急冷方法,其是通过从多个喷嘴向连续地沿水平方向输送的金属带的表面喷射冷却流体来进行冷却的急冷方法,其中,利用冷却流体排出辊将所述金属带上的滞留流体排出,并且利用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可动遮蔽件来调整所述冷却流体对所述金属带的冷却开始位置,控制从该冷却开始位置到所述冷却流体排出辊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带急冷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金属带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本宗司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