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
[0001]本技术属于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
技术介绍
[0002]底梁作为模块化组合房屋的主受力构件,现有的底梁上端一般为“口”字形,其内部结构不稳定,且底梁内之间的联系不够,使得底梁之间的力矩比较低,从而受力及承重荷载能力差,用钢量大,对原材料要求高,成本较高,同时,容易产生形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以达到截面支撑力增大、接触面增大、增大其整个墙面的支撑力,底梁内部增大之间的力矩增大和联系更加紧密、不易产生形变、不易受潮损的效果。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包括有底梁主体,底梁主体为一体成型;还包括有设于底梁主体内的三角结构;
[0007]底梁主体包括有下板、腰板、上板和卷板;下板、腰板、上板和卷板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包括有底梁主体,底梁主体为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底梁主体内的三角结构;底梁主体包括有下板、腰板、上板和卷板;下板、腰板、上板和卷板为一体成型,下板与上板之间通过腰板连接,上板呈向右翻转90度的“q”字形,卷板呈“p”字形;卷板与上板连接,且卷板左右外侧部与上板内侧部相接触;三角结构由三角加强筋和三角防潮板组成;三角防潮板固接于三角加强筋内侧,三角加强筋设于下板内顶部、腰板右侧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其特征在于:下板呈镜像的“乙”字形,且下板内侧的夹角为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模块化组合房屋的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板与下板、上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泽新,曾庭辉,曾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八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