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51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包括波纹腹板,所述波纹腹板顶端固定有上翼缘板,上翼缘板固定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多个预制底板总成及设置在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相邻预制底板总成之间设有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嵌入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内且底端与上翼缘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梁结构用钢量少,承载能力高。承载能力高。承载能力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钢

混凝土组合梁是指通过抗剪连接件将钢梁与混凝土板连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抗弯构件。当组合梁承受正弯矩作用时,混凝土板处于受压区,钢梁大部处于受拉区,因而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力学性能。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组合梁能够大大减轻结构自重,具有更大的跨高比,并方便施工;同钢梁相比,组合梁又具有抗弯刚度大,结构高度小,稳定性好等优势。因此,组合梁近年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内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0004]传统组合梁在现场施工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湿作业,施工时需要大量模板。随着近几年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推进,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叠合板组合梁,叠合板组合梁同样具有传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叠合板组合梁是由叠合板通过抗剪连接件与钢梁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5]但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组合梁的钢梁部分需要设置大量的加劲肋,施工复杂,用钢量大,平面刚度及抗剪切屈曲承载能力差,局部承压承载力和抗疲劳性能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无需设置加劲肋即可获得较大的平面外刚度及较高的抗剪切屈曲承载能力,并具有较高的局部承压承载力和抗疲劳性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r/>[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包括波纹腹板,所述波纹腹板顶端固定有上翼缘板,上翼缘板固定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多个预制底板总成及设置在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相邻预制底板总成之间设有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嵌入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内且底端与上翼缘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总成包括多个预制底板,相邻预制底板贴合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
[0012]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与后浇层之间设置有桁架结构的第二钢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抗剪连接件设置多组,每组具有多个抗剪连接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抗剪连接件采用栓钉。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后浇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其内部设有第三钢筋。
[0016]进一步的,所述波纹腹板顶端固定有上翼缘板,底端固定有下翼缘板。
[0017]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设有所述的建筑用组合梁。
[0018]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的组合梁结构,采用波纹腹板,无需设置加劲肋,用钢量少,具有较高的平面刚度及抗剪切屈曲承载能力,局部承压承载力和抗疲劳性能也较高,并且与平腹板梁相比提高了室内净高。
[0020]2.本技术的组合梁结构,预制底板总成由多个预制底板贴合构成,能够采用小尺寸的预制预制底板,减小了预制预制底板在预制构件厂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且方便后期的运输和吊装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1]3.本技术的组合梁结构,施工时,预制底板可以作为后浇层的模板,减少了后浇层浇注时的模板使用量。
[0022]4.本技术的组合梁结构,相邻预制底板贴合设置,无需对相邻预制底板之间进行浇注,减少了模板用量和施工的复杂程度。
[0023]5.本技术的组合梁结构,预制底板设有桁架结构的第二钢筋,该第二钢筋一部分预埋入后浇层内,提高了叠合板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侧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后浇层浇注前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波纹腹板俯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波纹腹板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装配示意图;
[0030]其中,1.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波纹腹板,4.预制底板,5.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后浇层,8.第三钢筋,9.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3]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目前的组合梁用钢梁大,局部承压承载力和抗疲劳性能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
[0035]本实施例中,定义建筑用组合梁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
[0036]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2,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设置有波纹腹板3,所述波纹腹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焊接固定。
[0037]所述上翼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多个预制底板总成及浇注在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预制底板总成沿纵向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总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预制底板总成沿横向分布且相对于上翼缘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0038]所述预制底板总成包括多个预制底板4,相邻预制底板贴合设置,多个预制底板沿纵向排布,所述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预制底板宽度方向沿纵向设置。
[0039]预制底板总成采用多个预制底板贴合设置,形成拼缝,预制底板能够具有较小的尺寸,方便运输,同时方便吊装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40]所述预制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由工厂预制而成,所述预制底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5,所述第一钢筋的轴线沿预制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一钢筋平行设置且多个第一钢筋沿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腹板,所述波纹腹板顶端固定有上翼缘板,上翼缘板固定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多个预制底板总成及设置在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相邻预制底板总成之间设有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嵌入预制底板总成上表面的后浇层内且底端与上翼缘板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总成包括多个预制底板,相邻预制底板贴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利王梓郦孙增斌程云生祝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