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2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干机,它包括壳体和风量倍增器,风量倍增器包括风量倍增管(1)、通风管(2)及风机(3),所述的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2)与所述的风量倍增管(1)进行连接;所述的风量倍增管(1)包括环形喷管(101),所述的环形喷管(101)内侧形成通风增幅圈(102),所述的环形喷管(101)的管体内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管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环状窄缝(103),所述的环状窄缝(103)与所述的管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管体外侧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05);采用新型的风量倍增器,该风量倍增器结构简单,吸力强,形成的薄气幕较均匀,从而有利于吹干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于吹干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于吹干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干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手机、干身机等吹干电器
,具体来说是一种吹干机。

技术介绍

[0002]干手机、干身机这类吹干机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吹干电器,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吹出气流来进行干燥,一般来说采用在流道内设置风机直接吹风,另外,可通过增设加热单元来提供热风,从而具有冷风和热风两种功能,区别于在流道内设置风机直接吹风的技术方案,还有一类采用风量倍增器的吹干机,风量倍增器也可以称之为空气倍增器,空气倍增器不会积尘,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噪音,更不会伤到因为好奇而想摸摸风扇的小朋友。最重要的是,风量倍增器吹出来的风比一般风扇吹出来的要均匀和煦许多,但是凉爽度不比任何一种风扇差。风量倍增器基于伯努利原理设计,通过风量倍增管喷出的高速薄气幕形成负压区,使得风量倍增器周围产生较强的气流。但是现有技术的风量倍增器,结构复杂,不能形成均匀的薄气幕,吸力效果一般,从而限制了所述的吹干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吹干机,采用新型的风量倍增器,该风量倍增器结构简单,吸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干机,它包括壳体和风量倍增器,该风量倍增器的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用于吹干物体,其特征在于:风量倍增器包括风量倍增管(1)、通风管(2)及风机(3),所述的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2)与所述的风量倍增管(1)进行连接;所述的风量倍增管(1)包括环形喷管(101),所述的环形喷管(101)内侧形成通风增幅圈(102),所述的环形喷管(101)的管体内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管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环状窄缝(103),所述的环状窄缝(103)与所述的管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管体外侧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05),所述的进风口(105)通过通风管(2)与所述的风机(3)出风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外侧的管壁上对称地设有两个进风口(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外侧的管壁上且在所述的进风口(105)的位置处设有连接管(106),所述的连接管(106)的内腔与所述的管体的内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06)的截面上第一通孔(107)的形状为一端宽且另一端窄,所述的第一通孔(107)远离所述的环状窄缝(103)的一端较宽,越靠近所述的环状窄缝(103)就逐渐变窄;所述的进风口(105)的形状与所述的第一通孔(107)的形状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107)的较宽的一端的内壁为圆弧面,所述的第一通孔(107)的较窄的一端的内壁也为圆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截面上第二通孔(104)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的环状窄缝(103)设于所述的第二通孔(104)的一侧且该环状窄缝(103)与所述的第二通孔(104)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窄缝(103)内设有环状支撑圈,所述的环状支撑圈设有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所述的第二支撑圈设于所述的第一支撑圈内;所述的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的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剑强吴文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