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热与废水蒸发结晶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17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热与废水蒸发结晶一体化系统,属于火电厂节能与污水零排放技术领域。针对脱硫废水等高盐废水零排放存在处理链条长、易结垢、设备复杂、投资高、运行能耗及费用过大等,本专利采用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的废水蒸发结晶与供热一体化结合的余热驱动系统,包括预处理子系统、余热法蒸发结晶分盐子系统和烟气余热热泵梯级供热子系统三部分,其中烟气的低低温省煤器高温余热首先送入发生器驱动吸收式热泵制热并回收污水二次蒸汽余热、再用于供热;发生器中温出水则驱动余热蒸发结晶器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蒸发、驱动母液余热干化装置处置母液,低温出水再返回低低温省煤器,构成烟气余热供热及废水处理的节能环保一体化辅机系统。环保一体化辅机系统。环保一体化辅机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热与废水蒸发结晶一体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热与废水蒸发结晶一体化系统,属于火电厂节能与污水零排放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火电厂及燃煤热源厂的锅炉排烟湿法脱硫方式需要排出较多的脱硫废水,其成分复杂且腐蚀性强、易结垢,属于危废污水,目前往往被直接掺混的燃煤中,但因水量较大往往难以完全消化;掺混到外运灰渣中、或简单的与除盐水浓水及冷却塔排污水等混合外排,均属污染物的转移而非有效消除污染危害。如拟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将脱硫废水混入到厂内污水处理池统一处理时会增大后处理流程难度、并花费更多的投入;如能单独对该部分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将有效减轻其它污水的处理难度和成本,但单独处理脱硫废水、乃至实现零排放的处理存在流程链条长、投资高、运行能耗及费用过大等困难,也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目前的全行业性难题。
[0003]目前锅炉出口的烟气余热回收方式多采用低低温省煤器并用于加热除盐水等工艺水或热网回水等,如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将该部分较高温余热转用于高盐废水零排放则可有效节省后者的工艺耗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热与废水蒸发结晶一体化系统,包括预处理子系统、余热法蒸发结晶分盐子系统和烟气余热热泵梯级供热子系统三部分,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子系统包括加药箱(2)、脱硫排污池(3)、混水预处理池(4)、超滤装置(5)、压滤机(10)、氧化装置(11),余热法蒸发结晶分盐子系统包括进料预热装置(6)、余热蒸发结晶器(7)、母液余热干化装置(8),烟气余热热泵梯级供热子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9)、低低温省煤器(12),其中脱硫塔(1)的塔底水池的脱硫排污水(A)的出口与脱硫排污池(3)的进口相连,脱硫排污池(3)的出口与混水预处理池(4)的原水进口相连,混水预处理池(4)设置有氧化剂(O)的进口、杂污水(G)的进口、化学药剂(F)的进口、悬浮高浓水(G1)的出口和处理水出口,混水预处理池(4)的处理水出口与超滤装置(5)的原水进口相连,超滤装置(5)的再生污水(G3)的出口与混水预处理池(4)的杂污水(G)的进口相连,超滤装置(5)的处理水出口与进料预热装置(6)的原水进口相连,进料预热装置(6)的净化水出口与余热蒸发结晶器(7)的原水进口相连,余热蒸发结晶器(7)设置有余热热源(J1)的进口、余热热源出水(J2)的出口、工业级氯化钠(K1)的出盐口、污水二次蒸汽(L)的出口和母液(G4)的出口,其中余热蒸发结晶器(7)的污水二次蒸汽(L)的出口与母液余热干化装置(8)的污水二次蒸汽(L)的出口和吸收式热泵(9)的蒸发器(91)的高温侧进口相连,蒸发器(91)的高温侧出口与回用清水(D)的集水管相连,回用清水(D)的集水管与脱硫补水(C)的进口相通,余热蒸发结晶器(7)的余热热源(J1)的进口与吸收式热泵(9)的发生器(92)的出口相连,余热蒸发结晶器(7)的余热热源出水(J2)的出口与进料预热装置(6)的预热热源出水(J6)的出口和低低温省煤器(12)的冷水进口相连,低低温省煤器(12)的高温热水出口与发生器(92)的进口和母液余热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星李先庭王宝龙张茂勇韩志刚李天成韦发林岑俊平熊烽刘士刚倪文岗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