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垂直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铝模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模板垂直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需使用模板体系,常用的模板一般包括木模和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既环保节能,又能保证质量,施工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减少钢材、木材用量,此材料最后还能回收利用。木模板运输采用人工翻转至卸料平台,再由塔吊吊装至作业层;而铝合金模板在使用中仍然采用人工传递至作业层,特别是在写字楼层高超3m的项目,铝合金模板单块重量超过25kg,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铝合金模板的转运效率,进而降低了施工工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板垂直转运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模板垂直转运装置,包括主框架和滑动在主框架上的副框架,主框架包括一对主梁,主梁上沿主梁长度方向设有滑槽,主梁上位于滑槽的外侧由上到下安有若干U型连接卡,两个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垂直转运装置,包括主框架(1)和滑动在主框架(1)上的副框架(12),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包括一对主梁,主梁上沿主梁长度方向设有滑槽(5),主梁上位于滑槽(5)的外侧由上到下安有若干U型连接卡(22),两个主梁之间安有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一安装杆(2),位于上方的第一安装杆(2)上安有导向轮(11),两个第一安装杆(2)之间设有基座(3),基座(3)上安有动力装置(4),副框架(12)包括一对副梁,副梁上沿副梁长度方向设有与滑槽(5)相适配的凸条(13),副梁通过U型连接卡(22)滑动在主梁上,两个副梁之间安有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二安装杆(28),位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杆(28)的上表面安有吊环(8),动力装置(4)的输出端缠绕有钢绞线(10),钢绞线(10)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轮(11)与吊环(8)连接,下方的第二安装杆(28)上背离主框架(1)的一侧安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远离副框架(12)的一端安有立板(25),立板(25)与副框架(12)之间设有夹紧板(23),夹紧板(23)上面向副框架(12)的一侧安有橡胶垫(9),夹紧板(23)上背离副框架(12)的一侧转动安有螺纹杆(26),螺纹杆(26)的另一端螺纹穿过立板(25)并安有第一手轮(27),夹紧板(23)与立板(25)之间连有关于螺纹杆(26)对称的一对伸缩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福彪,鱼冲,袁俊,田运潮,康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