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14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一种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其中,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包括冲击吸收层、第一织物层和顶盖层。冲击吸收层具有第一侧,且具有一硬度。当传送带在使用时,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朝向传送带的表面,被运送的物品置于该表面上。顶盖层具有的硬度大于冲击吸收层的硬度。第一织物层和顶盖层二者都位于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的第一侧。的第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0001]相关申请说明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US63/109359,申请日为2020年11月4日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2]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传送带。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传送带提供了运送产品的有效方式,但某些产品表现出易于损坏传送带的特性,例如具有密集和锋利的边缘。当传送带损坏时,更换传送带的损坏部件可能需要大量费用。在修理传送带时,也可能会出现影响产量的明显损失。现有技术的传送带无法充分解决这些问题。
[0004]现有技术的传送带试图通过使用专用织物来产生负荷偏移,以降低产生撕裂和刻痕的可能性。在由于传送带下方存在传送盘而无法使负荷偏移的情况下,专用织物不起作用。来自投送到传送带上的物品的反复冲击使得顶盖劣化,而这种劣化导致传送带主体暴露,并最终导致传送机发生故障,使得需要更换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包括冲击吸收层、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吸收层,其具有第一侧,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一硬度,当所述传送带在使用时,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朝向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被运送的物品置于该表面上;第一织物层;和顶盖层,其具有的硬度大于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硬度,第一织物层和所述顶盖层二者都位于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至少15%的可压缩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具有一厚度,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的厚度大致为所述传送带的厚度的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织物层位于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所述顶盖层位于第一织物层与所述冲击吸收层相背的一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层还包括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所述冲击吸收式传送带还包括:第二织物层,位于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二侧;和底盖层,位于第二织物层与所述冲击吸收层相背的一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层,位于第一织物层与所述冲击吸收层相背的一面;和第二织物层,位于所述橡胶层与第一织物层相背的一面,所述顶盖层位于第二织物层与所述橡胶层相背的一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层包括丁苯橡胶,第一织物层包括纺丝织物和长丝织物中的至少一种。8.一种冲击吸收式传送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冲击吸收层,其具有第一侧,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一硬度,当所述传送带在使用时,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朝向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被运送的物品置于该表面上;提供第一织物层;提供顶盖层,其具有的硬度大于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硬度;和将第一织物层和所述顶盖层设置在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至少15%的可压缩性,所述传送带具有一厚度,所述冲击吸收层具有的厚度大致为所述传送带的厚度的1/3。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冲击吸收层的第一侧设置第一织物层;在第一织物层与所述冲击吸收层相背的一面设置所述顶盖层。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WCCO传送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