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1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源单元,在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被散热器支承的光源单元中实现其成本降低。散热器(60)构成为挤出成形件,具备从用于载置基板(50)的基板载置面(62a)的左右方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第一卡合片(66)及第二卡合片(68)。此时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基板的第一端面(50a)的卡合而将基板在左右方向上定位,第二卡合片构成为通过基板的第二端面(50b)的卡合而将基板朝向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在此基础上,在基板载置面的与第二卡合片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部(62b)。由此使第二卡合片成为容易挠曲的结构,无需对散热器实施螺纹孔的形成等后加工就能够进行基板的支承。等后加工就能够进行基板的支承。等后加工就能够进行基板的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被散热器支承的光源单元。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车辆用灯具等的光源单元,已知有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被散热用的散热器支承的结构。
[0003]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样的光源单元的结构,记载了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经由供电附件支承于散热器的结构。
[0004]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源单元中,成为供电附件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散热器的结构。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395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作为光源单元的结构,若采用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直接支承于散热器的结构,则能够实现光源单元的结构简化。
[0010]然而,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基板被螺纹紧固于散热器的结构的情况下,也需要预先在散热器形成螺纹孔。因此,需要将散热器制造为压铸制品,或者在挤出成形后的金属制品上通过后加工形成螺纹孔,因此难以实现光源单元的成本降低。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被散热器支承的光源单元中,能够实现其成本降低的光源单元。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通过对散热器的结构进行研究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4]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源单元构成为,r/>[0015]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和支承上述基板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0016]上述散热器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
[0017]上述散热器具备:用于载置上述基板的基板载置面;以及以从上述基板载置面的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卡合片及第二卡合片,
[0018]上述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基板的第一端面卡合而将上述基板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定位,
[0019]上述第二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基板的第二端面卡合而将上述基板朝向上述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
[0020]在上述基板载置面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卡合片的两侧相邻的位置,分
别形成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部。
[0021]上述“散热器”只要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即可,其具体的材质、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
[0022]上述“第一卡合片”只要是能够通过与基板的第一端面卡合而将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定位的结构即可,其具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0023]上述“第二卡合片”只要是能够通过与基板的第二端面卡合而将基板朝向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的结构即可,其具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源单元构成为,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由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的散热器支承,但散热器构成为具备用于载置基板的基板载置面、和以从该基板载置面的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卡合片及第二卡合片,在此基础上,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基板的第一端面卡合而将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定位,并且第二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基板的第二端面卡合而将基板朝向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因此能够构成为不使用螺钉紧固等而将基板支承于散热器。
[0026]此时,在散热器的该基板载置面的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卡合片的两侧相邻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部,因此能够形成为尽管散热器为金属制但该第二卡合片容易挠曲的结构。并且,由此,作为第二卡合片的结构,能够实现通过与基板的第二端面的卡合而将基板朝向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的结构。
[0027]因此,不需要对作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而构成的散热器实施螺纹孔的形成等后加工,就能够进行基板相对于散热器的支承,由此能够实现光源单元的成本降低。
[0028]这样,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在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被散热器支承的光源单元中,能够实现其成本降低。
[0029]而且,在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中,散热器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因此能够构成为具备多个散热翅片,由此,与由金属板等构成散热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0030]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而言,作为第一卡合片的结构,通过与第一端面的角部抵接,维持将基板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定位的状态,并且,作为第二卡合片的结构,通过与第二端面的角部抵接,维持将基板在第三方向上定位的状态,这样,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基板相对于散热器的支承。
[0031]此时,只要作为第一卡合片的顶端部的结构,其构成为第二卡合片侧的表面具备朝向向第二卡合片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面、和从该第一倾斜面的顶端位置朝向向与第二卡合片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倾斜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在该第一倾斜面与第一端面的角部抵接的结构,并且作为第二卡合片的结构,其第一卡合片侧的表面由以向第一卡合片侧弯曲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曲面构成,则能够将基板在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上可靠地定位。
[0032]而且,此时,若采用第一倾斜面与基板载置面的夹角被设定为45
°
以上的值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0033]即,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基板的第一端面之间的卡合而将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定位,但通过将该第一倾斜面与基板载置面的夹角设定为45
°
以上的值,即使基板的厚度存在一些偏差,也能够将第一卡合片与基板的第一端面的角部两者的抵接位置的第一方向的
偏差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提高基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0034]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而言,如果形成为在基板的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的结构,且形成为第一端面由第一开口部的内周面上的第二开口部侧的端面构成,并且第二端面由第二开口部的内周面上的第一开口部侧的端面构成,在此基础上,作为第一卡合片的结构,形成为通过与第一开口部的内周面上的第二方向的端面的抵接而将基板在第二方向上定位的结构,则能够将基板在第二方向上可靠地定位。
[0035]此时,若构成为在基板的第二端面的附近部位形成有与第二端面平行地延伸的狭缝,则在位于第二开口部与狭缝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梁部,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0036]即,在通过第二卡合片与基板的第二端面卡合而作用有将基板朝向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的力时,根据该弹性按压力的程度,基板恐怕会挠曲,但通过形成于第二端面的附近部位处的梁部挠曲变形,能够吸收弹性按压力,由此能够使基板整体挠曲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0037]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在基板载置面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部,并且在基板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螺钉插通孔的结构的基础上,经由各螺钉插通孔将自攻螺钉紧固于各第二凹槽部,则不需要对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的散热器实施后加工,能够将基板更可靠地固定于散热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搭载有发光元件的基板和支承上述基板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构成为金属制的挤出成形件,上述散热器具备:用于载置上述基板的基板载置面;以及以从上述基板载置面的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卡合片及第二卡合片,上述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基板的第一端面卡合而将上述基板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定位,上述第二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基板的第二端面卡合而将上述基板朝向上述第一卡合片弹性地按压,在上述基板载置面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卡合片的两侧相邻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第一端面的角部抵接,维持将上述基板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定位的状态,上述第二卡合片构成为,通过与上述第二端面的角部抵接,维持将上述基板在上述第三方向上定位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合片的顶端部构成为,上述第二卡合片侧的表面具备朝向向上述第二卡合片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面、和从上述第一倾斜面的顶端位置朝向向与上述第二卡合片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倾斜面,并且,在上述第一倾斜面与上述第一端面的角部抵接,上述第二卡合片的上述第一卡合片侧的表面由以向上述第一卡合片侧弯曲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曲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倾斜面与上述基板载置面的夹角被设定为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森昭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