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级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传统的输出级电路只能提供相同于输入输出工作电压(I/O Supply Voltage,IOVDD)的电压输出结果。因此,若电路需要不同电压电平的输出电压,则传统的输出级电路必须通过调压器(Regulator)来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电平。对此,传统的输出级电路如进一步搭配有调压器电路,则整体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将大幅提升,并且需要花费更多电路空间。有鉴于此,以下提出几个实施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输出级电路为一种无调压器(Regulator
‑
free)设计。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输出级电路包括电流源电路、偏压电路以及输出电路。偏压电路耦接在电流源电路以及接地端电压之间。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负载电路。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偏压电路。负载电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电路;偏压电路,耦接在所述电流源电路以及接地端电压之间;以及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偏压电路;以及负载电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一工作电压,并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输出端,并且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并且所述第一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电阻和/或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路包括:参考电阻,其中所述参考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流源电路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并且所述参考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流源电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并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路包括:参考电阻,其中所述参考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并且所述参考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工作电压;第六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并且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偏压电路;第七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并且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以及第八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电流输入端,并且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接地端电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并且所述第七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八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电路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耦
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输出级电路还包括:第九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并且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参考电阻;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秉宏,王佳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印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