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10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安装除霜器时的工夫和成本的车辆用灯具。本申请的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标识灯(1)在外透镜(2)的周缘部配设发热线(3)。发热线(3)设置为向形成于外透镜(2)与灯具主体(4)之间的灯室(5)侧露出。发热线(3)通过将含有预定比例的树脂成分的金属浆料(31)直接涂布于外透镜(2)而形成。另外,设置控制部(9),对发热线(3)进行控制,以避免超过预定的温度。温度。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外透镜配设有除霜器用的发热线的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已知有在外透镜配设发热线而能够使堆积在灯具表面的雪融化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从分配器喷出导电性浆料和密封剂并在利用密封剂将导电性浆料覆盖的同时将导电性浆料涂布于灯透镜从而形成有线加热器的融雪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导电性浆料转印至灯透镜并利用抗蚀剂将转印的导电性浆料覆盖而成的融雪结构。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在内面板上设置发热体并将内面板安装于灯体的车辆用灯具。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52920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2112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1086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根据专利文件1~3的专利技术,需要利用密封剂、抗蚀剂等将导电性构件覆盖、或者夹装内面板,因此存在设置除霜器时花费工夫、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设置除霜器时的工夫和成本的车辆用灯具。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在外透镜配设有发热线,发热线通过将含有预定比例的树脂成分的金属浆料直接涂布于外透镜而成。
[0013]此时,发热线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向形成于外透镜与灯具主体之间的灯室侧露出。
[0014]另外,发热线配设在外透镜的周缘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树脂成分是热固性的树脂。
[0016]除此之外,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发热线进行控制,以避免超过预定的温度。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由于设为将含有树脂成分的金属浆料直接涂布于外透镜,因此向外透镜的配设容易,并且通过树脂成分对发热线赋予耐久性。因此,不再需要将发热线覆盖,其结果是,起到节省覆盖发热线的工夫还能够削减制造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具备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标识灯的车辆的概要图。
[0019]图2中的(a)是车辆用标识灯的主视图,图2中的(b)是A

A线剖视图。
[0020]图3是表示配设发热线的区域的示意图。
[0021]图4中的(a)是表示在车辆用标识灯的外透镜上涂布金属浆料的情形的说明图,图4中的(b)是表示所涂布的金属浆料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车辆用标识灯;2:外透镜(2a:熔接脚);3:发热线(3a:环状部、3b:供电部);4:灯具主体;5:灯室;6:光源;7:基板;8:温度传感器;9:控制部;11:分配器;31:金属浆料;51:车身;S:区域;D:配线厚度;W:配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为刹车灯、倒车灯、侧转向信号灯等车辆用标识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特别适合用于发热较少的标识灯,但也能够用于前照灯等。
[0025]图1、图2所示的车辆用标识灯1具备安装于车身51的灯具主体4、由聚碳酸酯、丙烯酸等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外透镜2、作为用于使雪52融化的除霜器而发挥功能的发热线3、对发热线3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基于温度传感器8的测定结果来进行针对发热线3的供电控制的控制部9。另外,在外透镜2与灯具主体4之间形成有灯室5,在灯室5内配置有搭载有LED等光源6的基板7。
[0026]如图2中的(a)所示,在外透镜2的周缘部配设有发热线3。发热线3具备沿着外透镜2的周缘配设成大致环状的环状部3a、以及设置于环状部3a的端部的供电部3b。另外,发热线3设置为在外透镜2的表面向灯室侧露出,并以包围发热线3的周围的方式突出形成有熔接脚2a。
[0027]发热线3配设在不妨碍车辆用标识灯1的外观性、配光性能的区域S(参照图3)内。区域S是距外透镜2的外周2cm以内的范围,且与外透镜2和灯具主体4熔接的区域重叠。在对外透镜2与灯具主体4进行热板熔接而紧固时,熔接脚2a被加热至300℃左右,从熔接脚2a向周边树脂部的传递温度为90℃左右。但是,即使在熔接时,区域S的温度也被抑制为不会使发热线3熔解的温度(120℃以下)。
[0028]如图4所示,发热线3通过从四轴的分配器11向外透镜2供给金属浆料31并将金属浆料31直接涂布于外透镜2而形成。金属浆料31通过80℃~130℃的热而固化,固化后作为发热线3发挥功能。通过将金属浆料31的热固化温度设为80℃~130℃,从而能够在维持树脂基材的外透镜2的耐久性的同时进行涂布。发热线3的配线厚度D优选为0.02mm~1mm,配线宽度W优选为0.5mm~5mm。
[0029]以固化前的重量比计,金属浆料31配合(含有)50~80重量%的金属和3重量%以上的树脂。
[0030]所含有的金属优选为常温下的电阻率为3.0
×
10
‑8Ω
·
m以下的银、铜等金属。或者,只要满足上述电阻率的条件(3.0
×
10
‑8Ω
·
m以下),则也可以选择金属以外的碳材料(碳纳米管(CNT)、石墨等)、导电性高分子等。另外,优选金属浆料31的金属颗粒的大小在最
长部分为10μm以下,以便能够通过分配器11涂布出所期望的发热线3。
[0031]所含有的树脂可以选择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其他也兼作保护膜的树脂。通过使金属浆料31含有这些树脂成分,即使不在发热线3上另外设置皮膜,也能够对发热线3赋予充分的耐热性以及耐湿性等耐久性。
[0032]控制部9向发热线3供给融雪所需的25W以上的电力。另外,基于从温度传感器8输入的温度信息,对发热线3的供给电力进行控制,以使发热线3的温度为80℃以下。在发热线3的温度超过80℃的情况下,控制部9还能够将供给电力控制为低于25W。
[0033]接下来,将与本申请的金属浆料31相关的试验结果记载如下。在这些试验中,使用了固化后膜厚为20μm以上的银浆料、铜浆料。
[0034](耐热性试验)
[0035]对固化后的金属浆料31在80℃~110℃下实施1000小时的耐热试验。在切划为1mm2×
100个格的棋盘格密接性方面,无剥离,与试验前相比,体积电阻率的变化在
±
10%以内。
[0036](耐湿性试验)
[0037]对固化后的金属浆料31在60℃、湿度95%下实施1000小时的耐湿试验。在切划为1mm2×
100个格的棋盘格密接性方面,无剥离,与试验前相比,体积电阻率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灯具,所述车辆用灯具在外透镜配设有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通过将含有预定比例的树脂成分的金属浆料直接涂布于所述外透镜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的至少一部分向形成于所述外透镜与灯具主体之间的灯室侧露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井崇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