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池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01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池包,支持USB PD快充协议,具备供电端子与第一控制单元之间、各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池材料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已被大幅度提升。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产品已大量使用,应用方式为通过供电端子给相应工具供电。
[0003]园林工具是人类绿化景观的养护设备,是以养护草坪、绿篱、保护花草、树木为作业对象的,代替大部分手工劳动为代表的机械化工具。
[0004]园林工具通过电池包提供电源,目前电池包的充放电接口普遍采用机械端子,输入输出的电压单一,导致与接入设备的匹配性较差,适用范围小,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池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采用机械端子作为充放电接口,功能较为单一,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包括供电端子和至少一个Typ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供电端子和至少一个Type

C接口的电池包,所述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其与所述供电端子电连接,用于和所述供电端子上的接入设备进行通信;第二控制单元,其与各所述Type

C接口电连接,用于和各所述Type

C接口上的接入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Type

C通信协议与各所述Type

C接口上的接入设备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系统还包括:端子通信单元,其串接于所述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之间,用于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端子上的接入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系统还包括:Type

C通信单元,其串接在各所述Type

C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用于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各所述Type

C接口上的接入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端子上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各所述Type

C接口上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端子上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通过所述供电端子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还用于根据各所述Type

C接口上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发送充/放电指令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充/放电指令通过各所述Type

C接口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其中,所述设备类型包括充电设备和放电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电池包的电芯组件的电池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获取电池包状态,并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状态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参数是通过所述电池包的第一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获得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状态包括:异常、正常、充电保护及放电保护;若满足电芯组件的电压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大于第四阈值或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中任一条件,则所述电池包状态为异常,不允许充/放电;若电芯组件的电压位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之间,则所述电池包状态为正常,可进行充/放电;
若电芯组件的电压位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则所述电池包状态为充电保护,仅用于充电;若电芯组件的电压位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之间,则所述电池包状态为放电保护,仅用于放电;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及所述第四阈值的电压值依次增加。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一发送端与所述第二接收端通信连接,用于发送所述电池包状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发送端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设备类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放电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引脚,所述第一发送端的各引脚为高低电平发送口,通过各引脚的高低电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阳陶雨刘传君罗明朱彦亮李保安庄宪李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