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91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的混合型路面结构,包括基底层、基层、玻纤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玻纤层包括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该路面结构由下而上分别为基底层、基层、第一玻纤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二玻纤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一条胀缝,胀缝中间安装有若干个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混凝土层留有胀缝,胀缝中间安装拉杆,能防止热胀冷缩对道路造成破坏。破坏。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型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
,具体为混合型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基路面是一种铺筑或设置在柔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上的并且有一定厚度的沥青基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与砂石路面结构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基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震动小,噪音低,养护简便,事宜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
[0003]现有的高等级公路一般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由于现有的重交通任务条件,大多数沥青层厚度路面整体达不到抗疲劳性能,从而导致半刚性基层发生开裂,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增加道路的养护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混合型路面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混合型路面结构,包括基底层、基层、玻纤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玻纤层包括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该路面结构由下而上分别为基底层、基层、第一玻纤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二玻纤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一条胀缝,胀缝中间安装有若干个拉杆。
[0006]优选的,所述沥青层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减速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厚度相等。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纤层与第二玻纤层密度相等。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混凝土层留有胀缝,胀缝中间安装拉杆,能防止热胀冷缩对道路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为基底层、2为基层、3为第一玻纤层、4为第一混凝土层、5为第二玻纤层、6为第二混凝土层、7为沥青层、8为拉杆、9为胀缝、10为减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4]请参阅图1其具体实施的混合型路面结构,包括基底层1、基层2、玻纤层、混凝土层
和沥青层7,所述玻纤层包括第一玻纤层3和第二玻纤层5,所述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混凝土层4和第二混凝土层6,该路面结构由下而上分别为基底层1、基层2、第一玻纤层3、第一混凝土层4、第二玻纤层5、第二混凝土层6和沥青层7,所述混凝土层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一条胀缝9,胀缝9中间安装有若干个拉杆8。
[0015]所述沥青层7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减速带10。所述第一混凝土层4与第二混凝土层6厚度相等。所述第一玻纤层3与第二玻纤层5密度相等。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混凝土层留有胀缝9,胀缝9中间安装拉杆8,能防止热胀冷缩对道路造成破坏。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型路面结构,包括基底层、基层、玻纤层、混凝土层和沥青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层包括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该路面结构由下而上分别为基底层、基层、第一玻纤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二玻纤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沥青层,所述混凝土层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一条胀缝,胀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伦土木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