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集成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3865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2
一种车辆的集成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该集成制动系统包括油箱;主缸;双向泵,每个所述双向泵被设置为使用从所述油箱供应的液压油在第一方向上产生液压,以向车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或者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产生液压,以控制液压油流向所述油箱;液压电机,被设置为驱动所述双向泵;入口阀,被设置为控制从所述双向泵流向所述车轮制动器的液压;牵引控制阀,每个所述牵引控制阀被设置在所述主缸和每个所述双向泵之间,以控制所述主缸内的液压油的流动;以及制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将驱动信号传输到所述集成制动装置中包括的电磁阀、所述双向泵以及所述液压电机从而控制液压的流动,来执行所述车辆的制动。来执行所述车辆的制动。来执行所述车辆的制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集成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20年10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0

014289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00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4]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0005]在国际上,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在汽车废气中)的法规越来越严格。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量,也越来越需要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与这些普遍的需求一致,近年来已经看到了对具有内燃发动机和电动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由电动电机驱动的电动车辆的供求关系的增加。
[0006]由于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增加,对再生制动的需求正在增加,并且为了满足该需求,对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制动踏板与制动液压管路或通向车轮的流动路径分开。集成制动系统是称为常规制动系统(CBS)的机械制动系统和称为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系统的电子制动系统的集成。在此,再生制动是指利用车辆的驱动惯性来驱动作为发电机的电动电机,并使用通过驱动电动电机产生的阻力作为制动力。通过对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的协调控制,这种集成的车辆制动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制动力。
[0007]然而,这种集成的车辆制动系统缺点在于昂贵,并且在体积和重量不期望的大。特别地,在集成的车辆制动系统的构造中,传统的液压泵在泵送操作中利用了滚珠丝杠和缸体,从而导致设备不期望的庞大且笨重,并且生产成本不合要求。
[0008]此外,迄今为止开发的集成车辆制动系统由于在增压/降低制动压力时使用特定阀的频率较高(参见图1显示的第一和第二牵引控制阀)而遭受了耐久性问题,从而削弱了减轻不必要的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VH)的努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其配备有用于制动车辆的车轮制动器,其包括油箱、主缸、双向泵、液压电机、入口阀、牵引控制阀和制动控制单元。每个双向泵被设置为使用从油箱供应的液压油在第一方向上产生液压,以向车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或者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产生液压,以控制液压油流向油箱。液压电机被设置为驱动双向泵。入口阀设置为控制从双向泵流向车轮制动器的液压。每个牵引控制阀被设置在主缸和每个双向泵之间,以控制主缸内的液压油的流动。被配置为通过将驱动信号传输到集成制动装置中包括的电磁阀、双向泵以及液压电机从而控制液压的流动,来执行车辆的制动。
[0010]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方法,该
车辆配备有用于制动该车辆的车轮制动器并且包括能够双向地排出液压油的双向泵,方法包括:确定车辆是否已经启动;以及当确定车辆已经启动时,关闭在主缸和每个双向泵之间设置的各牵引控制阀;进行确定是由于车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还是由于在车辆行驶时检测到制动而需要制动车辆;以及在确定车辆需要制动时,在第一方向上驱动双向泵以将制动力提供给车轮制动器;以及在确定车辆不再需要制动时,通过在第二方向上驱动双向泵来减小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
[0012]图2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当通过使用双向泵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液压油的流动。
[0013]图3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当减小通过使用双向泵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的液压油的流动。
[0014]图4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当通过使用第一牵引控制阀减小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的液压油的流动。
[0015]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制动装置;101:第一供给流动路径;102:第二供给流动路径;103:第一制动液路径;104:第二制动液路径;105:混合液路径;110:油箱;120:主缸;121:制动踏板;123:行程传感器;131:回流阀;132:第一牵引控制阀;133:第二牵引控制阀;140:液压电机;141a:第一双向泵;141b:第二双向泵;151:第一入口阀;152:第二入口阀;153:第三入口阀;154:第四入口阀;160:混合阀;181:第一油室;182:第二油室;200:制动控制单元;w1、w2、w3、w4:第一至第四车轮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试图最小化构成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电磁阀的数量,以节省制造成本并减小集成制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0020]此外,本公开在单向泵上用双向泵代替集成车辆制动装置的构造中的液压泵,从而不仅在液压增压过程中,而且甚至在压力下降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快速的增压/降压,以在需要时进行精确的车辆制动控制。
[002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尽管在不同附图中示出了元件,但是相同的附图标记优选地指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将省略在此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0022]此外,编号组件中的字母数字代码(例如第一,第二,i),ii),(a),(b)等)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区分开的目的,但不暗示或建议物质,成分的顺序或序列。在整个说明书中,当部分“包括”或“包括”部件时,除非有相反的具体说明,否则该部分旨在进一步包
括其他部件,但不排除该部件。
[0023]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左”和“右”仅用于指示在附图中示出某些部件的方向,并且本公开不限于部件的所示方向和位置。
[002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图2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当通过使用双向泵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液压油的流动。图3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当减小通过使用双向泵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的液压油的流动。图4是车辆集成制动装置的框图,其示出了当通过使用第一牵引控制阀减小提供给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时的液压油的流动。
[0025]如图1所示,车辆集成制动装置包括油箱110、主缸120、第一牵引控制阀132和第二牵引控制阀133、回流阀131、第一至第四入口阀151、152、153、154、液压电机140、第一双向泵141a和第二双向泵141b、混合阀160、第一油室181和第二油室182以及制动控制单元200中的全部或一些。
[0026]油箱110是用于储存液压油的油箱。油箱110储存将被供应到主缸120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集成制动装置,其配备有用于制动车辆的车轮制动器,所述集成制动装置包括:油箱;主缸;双向泵,每个所述双向泵被设置为使用从所述油箱供应的液压油在第一方向上产生液压,以向车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或者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产生液压,以控制液压油流向所述油箱;液压电机,被设置为驱动所述双向泵;入口阀,被设置为控制从所述双向泵流向所述车轮制动器的液压;牵引控制阀,每个所述牵引控制阀被设置在所述主缸和每个所述双向泵之间,以控制所述主缸内的液压油的流动;以及制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将驱动信号传输到所述集成制动装置中包括的电磁阀、所述双向泵以及所述液压电机从而控制液压的流动,来执行所述车辆的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制动装置,还包括:回流阀,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牵引控制阀和所述油箱之间的回流动路径中,将流过至少一个所述牵引控制阀的液压油回收到所述油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制动装置,还包括:供给流动路径,被设置为将液压油从所述油箱引导至所述双向泵;以及油室,分别设置在所述供给流动路径上,以提高所述供给流动路径的压力增加性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制动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液压油从所述双向泵通过所述入口阀流向所述车轮制动器,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液压油从所述双向泵流向所述油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当所述车辆的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或者当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确定需要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驱动所述双向泵并打开所述入口阀,以将与所述驾驶员踩踏所述制动踏板相对应的制动力提供给所述车轮制动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当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已经完成踩踏制动踏板时或者当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确定不需要所述车辆的制动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驱动所述双向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昱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